https://jiaoshi.huatu.com 2023-09-08 13:06 教师招聘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四、说教学过程
为了突出教学的重难点,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我紧扣课标,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一)歌曲导入,激发兴趣
上课伊始,播放歌曲mv《光荣啊,中国共青团》。然后提问同学,为什么把五月四日定为“青年节”?它与什么事有关?进而引入本课《五四运动》。这样的导入方式,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课堂气氛,使其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新课讲授
1.五四运动的爆发
首先,我会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然后提问:五四运动的导火索是什么?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回答: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讲述“五四”运动的过程时,我采取了情景教学法。选一名学生扮演学生领袖,四名扮演参加“五四”游打的学生,学生领袖期发传单、旗帜,并领导群众大呼“五四”爱国口号。游行完毕后,又扮演罢工领袖,率领工人罢工,体现“五四”运动的两个阶段。通过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创设一定的历史环境,再现了“五四”运动的一个场景,使学生更直观、更形象地感受历史。由于在扮演过程中,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积极参与,必定会在头脑中留下很深印象,而且使他们愿意上历史课,乐于上历史课,克服厌学情绪。
2.五四运动的意义
“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有较强的理论性。在分析其“反帝反封建”性质时,主要是引导学生采用史论结合的方法,联系“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等“五四”运动中的口号来分析,学生就比较好理解。然后让学生对比“五四”运动与辛亥革命的异同点,而不同点就是“五四”运动的“新”,“新”在广大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重登上了历史舞台。同时指出,“五四”运动为共产党的诞生准备了条件。从而解决了本节课的重难点,又为下一节课的进行埋下的伏笔。
(三)巩固提升
在这个环节,我会提出以下问题:作为当代青年,我们该如何弘扬五四精神?在对学生进行德育培养的同时,升华本课主题。
(四)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是对本堂课所学知识的巩固,我会引导学生以板书为线索,自主回顾本课所学的知识。
(五)布置作业
课后作业是学习内容的延伸。我希望通过作业的布置,能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帮助其实现知识从课堂到课下的迁移。基于此,我设计了开放式的作业:做一份介绍五四运动的手抄报。
五、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课本静态的呈现,这就是我的板书,这样的设计既美观、大方,又增强了直观性,有利于学生对知识脉络的一目了然。感谢各位评委老师的聆听,你们辛苦了!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欣欣
上一篇: 教师招聘初中历史《五四运动》教案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