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3-09-20 17:14 中国教师资格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说出新文化运动的内容,理解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解读材料,分析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掌握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
通过小组讨论,归纳总结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提高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和影响的学习,体会陈独秀、蔡元培等人追求真理的大无畏精神;通过对新文化运动内容的学习和掌握,认识到中国要独立富强,必须提倡民主与科学。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和内容。
【难点】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温故知新导入法。
教师带领同学回顾地主阶级、农民阶级、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所进行的探索,指出这些探索都未能成功,提出疑问:“面对这种情况,中国的革命道路将何去何从?”,进而导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辛亥革命,辛亥革命在经济方面带来了什么影响?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的专制统治,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资本主义的发展壮大了资产阶级的力量,资产阶级要求中国建立民主共和的政体。
2.辛亥革命给思想界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出示袁世凯的《大总统祭圣告令》节选,袁世凯的做法和当时的思想潮流一致吗?
“孔子之道,自古常新,与天无极。……近自国体变更……使数千年崇拜孔子之心理,缺而休佛……本大总统躬膺重任,夙作夜思,恢复孔教,立国之根本。”
——1914年《大总统祭圣告令》
影响:辛亥革命之后,从西方传入的民主、自由、平等等思想观念,受到知识阶层,尤其是青年学生的欢迎。
不一致,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民主共和成为空谈,袁世凯为了实现独裁和专制,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了尊孔复古的逆流,新旧思潮发生了激烈冲突。
3.中国的探索历经器物和制度的探索,都失败了。所以,先进的中国人经过反思把目光转向了什么地方?
从1915年起,进步的知识分子通过对辛亥革命失败教训的认真思考,认定要建立名副其实的共和国,必须从根本上改造国民性。于是,他们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新文化运动。
(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1.新文化兴起的标志是什么?主要的代表人物有哪些?主要阵地是什么?
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主要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和鲁迅;
主要阵地:《新青年》。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云云
上一篇: 教师资格证面试:初中历史《鸦片战争》教案
下一篇: 教师资格面试高中信息科技教案汇总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