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jiangsu.hteacher.net 2023-09-22 11:08 江苏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一、简介:
班杜拉(A. Bandura)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他对心理学的最大贡献在于提出了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由于受到认知心理学思想方法的冲击,他逐渐从传统的行为主义研究中走出来,由偏重外部因素作用的行为主义向兼顾内在和外在因素的新观点变化。
二、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1.交互决定论
班杜拉认为,个体、环境和行为三者都是作为相互决定的因素而起作用的,它们彼此之间的影响都是相互的。强调在社会学习过程中行为、认知和环境三者的交互作用。
2.观察学习
观察学习,又称替代学习,是指通过对他人及其强化性结果的观察,一个人获得某些新的反应,或者矫正原有的行为反应,而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作为观察者并没有外显的操作,观察学习可分为三类:
(1)直接的观察学习:它是对示范行为的简单模仿,如幼儿的大部分模仿行为。
(2)抽象性观察学习:它是指观察者从对他人行为的观察中获得一定的行为规则或原理从而能根据这些规则或原理表现出某种类似的行为。如青少年看了枪战暴力片,他以后就可能在学校、社会对同学或他人表现出类似的攻击行为。
(3)创造性观察:指观察者通过对各个不同榜样的行为特点进行新的组合,从而形成一种全新的行为方式,如青少年从父母、姐妹、同学及朋友那里获得了不同的行为特点,最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行为风格。
观察学习的过程:观察学习包括注意、保持、复制和动机四个子过程。
3.强化的分类
(1)直接强化(外部强化):观察者因表现出观察行为而受到强化。
(2)替代性强化(内部强化):观察者因看到榜样的行为被强化而受到强化。
(3)自我强化(内部强化):人能观察自己的行为,并根据自己的标准进行判断,由此强化或处罚自己。
三、自我效能论
1.自我效能感概念
自我效能感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班杜拉于1977年提出的一个概念,指个人对自己是否具有通过努力成功完成某种活动的能力所持有的主观判断与信念。
它来自班杜拉对功效期待与结果期待的区分。结果期待指一个人对某一特定的行为将造成某种结果的估计,功效期待指一个人能成功地执行某种可以产生一定结果的行为的信念。
2.影响自我效能形成的主要因素
(1)个人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
(2)替代性经验
(3)言语劝说
(4)情绪唤醒
3.自我效能感的功能
班杜拉的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是学习行为的决定因素之一,自我效能感在学习活动中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具有多方面的影响:
(1)决定学生对学习活动的选择及对活动的坚持性。
(2)影响学生对待学习困难的态度。
(3)影响学习任务的完成。
(4)影响学习时的情绪状态。
四、社会模仿模式
主要主张:需要通过观察他人在相同环境中的行为,从他人行为获得强化的观察中进行体验学习,所以建立在替代基础上的观察学习是人类学习的重要形式,是品德教育的主要渠道。
五、练习题
1.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由( )等阶段组成。
A.注意 B.观察 C.保持 D.动作再现
【答案】AC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包括注意、保持、再现和动机四个子过程。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欣欣
下一篇: 教师招聘维也纳分离派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