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zhejiang.hteacher.net 2023-10-08 16:22 浙江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五、说教学方法
科学的教学方法能让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完美统一。基于此,我在本课教学的过程中采用的教学方法有:任务驱动法、演示法、小组讨论法等。
六、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首先是导入环节,我将采用设置情境激趣导入和复习导入相结合的方法,具体的做法是利用大屏幕播放以前制作的“圆形变成文字”补间形状动画。并提出问题,这种动画是什么动画?学生观察后回答,补间形状动画,适合制作形状发生变化的动画。接着教师展示一个动画:其中大月亮逐渐变成小月亮位置也舞台左到了右边。并询问学生这个跟补间形状动画有什么不同,该如何去做?顺势导入本节新课。
通过视频的展示,加上问题的引导,能在课堂伊始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从而顺利开展课堂教学。
(二)任务驱动,讲授新知
在新课教学环节,通过对教材知识结构的分析,我将从以下三个任务进行讲授:
任务一:设计背景和月亮元件
这一部分教学我首先采用分析任务的方式,让学生来分析该动画由几部分构成,学生会很轻易发现由于此前学生已经有过flash软件的操作基础,所以对于背景的设计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难,所以我采用的是让学生小组探究的方式设计、背景图。而“月亮”这个对象该如何做出来我会讲授:月亮其实是一个元件,可以通过直接导入制作一个元件。由于此步骤繁琐,所以我会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本的方式进行新元件的创建。学生仔细阅读课本并根据提示步骤进行创建。接着,为了让我会让学生进行观察导入的“月亮”跟老师播放的动画中的月亮有什么不同?学生会发现动画中的月亮是导入的一个部分。由于此部分的难度较大,是本节课的难点,所我会进行演示,配合着讲授的方式进行:选中“月亮"图片,按两次Ctrl+B组合键,将图像打散,选择“套索工具”在图像上沿轮廓单击并拖动鼠标,选择整个“月亮”的图像,从起点拖动鼠标,然后再回到起点双击鼠标,完成选取。单击“选择”工具,选中“月亮”,将“月亮”拖拽出来,选中剩余画面按住Delete键。学生仔细观察并自己也重新做一个。
而对于比较难的套索工具的使用,为了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维持住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进行演示,能够帮助学生顺利的通过本节课的难点。
任务二:设计动画
为了方便学生回忆以前做补间形状动画的操作步骤,能够类比学习传统补间动画。我会打开制作的动画的帧面板,让学生观察关键帧及每个关键帧上的内容。传统补间动画只有第1帧和第20帧是关键帧,而第一帧和第20帧的都是月亮,但是大小和位置都不同。教师布置任务,让学生前后四个人为一个小组在图层1上的第1帧和第20帧插入关键帧,并且调整“月亮”元件的大小和位置。并找小组代表来分享。学生小组一起做,完成之后进行分享,将“月亮”这个元件从库中拖到舞台。预设小组其中部分小组用的是课本上的提示在工具箱中选择“任意变形”工具;而有的小组也会发现,在元件上右键会弹出快捷菜单,也可以选择“任意变形”命令。最终调整了大小和位置。
(三)巩固提升
在新课内容讲授完毕之后,我会布置任务,小组为单位,选择自己喜欢的图片新建元件并且创设一个传统补间动画?学生进行操作,完成后进行作品展示,师生共同评价。以此进一步加深新建元件和创建传统补间动画的步骤的印象。
(四)小结作业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欣欣
上一篇: 教师招聘《信息及其特征》说课稿
下一篇: 教师招聘小学美术《窗外的风景》教案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