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xinjiang.hteacher.net 2023-10-12 13:14 新疆教师资格证 [您的教师考试网]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能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并知道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由直接感知的现象推测无法直接感知的事实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对大千世界的兴趣,使学生了解通过直接感知的现象,可以认识无法直接感知的事实。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扩散现象
难点: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新课导入
情景导入:老师亲自在课堂上拿一瓶花露水并向教室喷,问大家是否闻到什么气味,是什么跑到鼻子里让我们闻到气味的。
常见的现象并带着问题一起进入今天的课程——分子热运动。
环节二:新课讲授
过渡:既然我们能够闻到香味,能够闻到各种各样的气味,就说明有东西进入到了鼻子里。
问题:到底是什么进入到鼻子里让我们闻到气味的呢?
(一)物质的构成
说明:其实我们之所以能够闻到味道,是因为有粒子飘到我们的鼻子里。现代科学研究发现,常见的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构成的。
如果我们把分子看成球状的话,一般分子的直径都特别小,通常得用
m为单位来度量,这么小的物质用肉眼和光学显微镜几乎都分辨不出来,不过可以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到。
如果我们想要分析构成物质的粒子,虽然肉眼不能直接观察,但我们可以用一些宏观表现来推断构成物质的分子的情况。
(二)分子热运动
演示1:在装着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面,倒扣一个空瓶子,使两个瓶口相对,之间用一块玻璃板隔开。此时我们抽掉玻璃板,观察实验现象。
讨论交流:观察发现两个瓶子内的气体会混合在一起,最后颜色变得均匀。引出了一个新的概念——扩散。也就是说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
演示2:因为这个实验需要的时间比较长,所以在多媒体上展示。一个量筒,量筒装了一半的清水,并在下方注入了硫酸铜水溶液,由于硫酸铜溶液比水的密度大,所以可以清楚的看到无色的清水与蓝色硫酸铜溶液之间明显的界面,然后通过之后的三张图观察并描述实验现象。
讨论交流:之前两种液体之间的界限明显,后来观察到两种液体之间的界面变得模糊了,说明两种液体发生了扩散现象。
老师介绍其实在固体之间也能发生扩散。向大家介绍一下如果把磨得很光滑的铅片和金片压在一起,在温室下放置五年后再将它们切开,会发现它们相互渗入约1mm深。
总结: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的运动
演示3:分组实验,每组同学都放置了一杯热水和一杯冷水,分别向两个杯子滴入一滴墨水,观察实验现象并总结结论。
讨论交流:发现热水中的墨水扩散的更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总结: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定义: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的运动,而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因为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环节三:巩固练习
请大家集思广益想一些关于分子热运动在生活中的现象和例子。
环节四:小结作业
复习今天知识的基础上了解一下关于分子间的作用力这一部分,我们下节课讲解分子间的作用力。
四、板书设计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欣欣
上一篇: 教师资格高中生物《细胞的分化》教案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