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chongqing.hteacher.net 2023-10-13 16:04 重庆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31.涂尔干说:“教育是成年一代对社会生活尚未成熟的年轻一代所实施的影响。其目的在于,使儿童的身体、智力和道德状况都得到激励与发展,以适应整个社会在总体上对儿童的要求,并适应儿童将来所处的特定环境的要求。”这种论断正确地指出了( )。
A.教育具有社会性
B.教育就是使人的天赋能力得到和谐的发展
C.教育要促进人的个性化
D.个人不可能成为教育的目的
3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目的多次变化,说明了教育目的受( )。
A.文化传统的制约
B.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制约
C.社会生产方式的制约
D.外国教育目的的影响
33.“教育的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没有目的,它就是自己的目的。”“我们探索教育目的时,并不是要到教育过程以外去寻找一个目的,使教育服从这个目的。”“我们假定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个人能继续他们的教育,或者说,学习的目的和报酬是继续不断生长的能力。”上述论断的代表人物是( )。
A.柏拉图
B.洛克
C.杜威
D.布鲁纳
34.( )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形成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
A.德育
B.智育
C.体育
D.美育
35.在选择确立教育目的时,决定教育目的的追求和价值倾向性的是( )。
A.教育者和受教育者
B.价值取向
C.教育功能
D.教育方针
36.确定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是( )。
A.哲学观念
B.人性假设
C.理想人格
D.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
37.“以人为本”是教育出发点的问题。教育“为了什么”,是一切社会、一切时代的教育都要回答的问题。现在我们提倡的“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具体到教学实践中就是以( )为本。
A.学生需要
B.社会需要
C.学生的全面发展
D.家长期望
38.下列关于生活本位论的观点,说法错误的是( )。
A.准备生活论的基本观点,即教育目的是为完满的生活做准备
B.适应生活论认为教育是生活本身,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能够适应现实社会的人
C.杜威作为适应生活论的代表人物,他认为教育过程是一个不断改组、不断改造和不断转化的过程
D.生活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斯宾塞主张,教育即生活
39.成人往往按照自己习惯设计的蓝图去要求、塑造儿童,使儿童的天性得不到发展,这是因为在制定教育目的时未考虑到( )。
A.社会发展的需要
B.教育方针
C.教育政策
D.儿童的需求
40.裴斯泰洛齐认为:“为人在世,可贵者在于发展个人天赋的内在力量,使其经过锻炼,使人尽其才,能在社会上达到他应有的地位,这就是教育的最终目的。”这句话反映了( )。
A.教育无目的论
B.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C.效能主义的教育目的论
D.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云云
上一篇: 教师招聘刷题:教育目的3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