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henan.hteacher.net 2023-10-24 17:10 河南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说出近代新式教育的变革、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近代文学艺术成就等基本史实,理解近代教育文化事业发展所带来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通过报纸书影及《狂人日记》片段等史料,了解我国新闻出版业的发展和新文学所蕴含的社会现象,锻炼从图片史料中提取信息,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史料实证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本课,认识到文字是革命斗争的有力武器,从抗日战争时期的音乐作品中感悟音乐家的爱国之心,激发爱国热情。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近代教育文化事业发展的史实。
【难点】
近代教育文化事业发展所带来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展示北京大学的图片,并提问北京大学的前身是什么?
学生回答:京师大学堂。
教师进一步引导:从科举到大学,近代的教育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呢?与教育并生的文化方面又产生了怎样的变化呢?进而引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教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1.新式教育
教师展示纪录片《中国通史—清末新政》并提问:近代创办了哪些新式学堂?新式教育是在什么背景下逐渐发展起来的呢?
学生结合课本回答:洋务运动时期创办了同文馆、福州船政局等新式学堂。甲午战争后创办了北洋西学堂、南洋公学。百日维新期间创办了京师大学堂。清政府在1902年废八股文,1905年停止科举考试,通令兴办学堂颁布各级学堂章程,统一全国学制,新式教育在此背景下发展起来。
教师过渡:新式教育传播了西方的思想文化,为国家培养了一批人才。除了教育的改变,近代以来人民的文化生活也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最显著的就是报刊的出现和发展。
2.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教师教师展示《申报》《大公报》书影并提问:请同学们结合课前收集的资料介绍近代中国具有代表性的报纸和出版机构有哪些?
学生回答: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申报》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大公报》《新闻报》是民国时期的著名报纸。《东方杂志》《新青年》和《生活》周刊,是民国时期影响较大的刊物。著名的出版机构有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开明书店等,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创办的新华书店,成为出版发行进步书刊的重要阵地。
教师总结:这些报刊、出版机构成为人们了解中国和世界的重要窗口,它们传播了西方先进的思想和科学文化,培养了一批拥有新知的人才群体,这些人活跃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社会变革的中重要的推动因素,加速了中国的近代化。
教师过渡:教育、报刊、出版机构是文化发展的温床,在这一温床至上,孕育了出了极具时代特色的文学艺术。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欣欣
上一篇: 教师招聘初中地理《地图的阅读》说课稿
下一篇: 教师招聘初中物理《大气压强》教案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