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zhejiang.hteacher.net 2023-11-14 14:56 浙江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一、说教材
《竹林深处人家》是语文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文章,是一篇写景散文。伴随着作者的移步换景,我们看到了一幅幅优美的竹林画面,也感受到了竹林深处居民的宁静朴素。学习这篇课文既是提高听、说、读、写能力的重要途径,又是一次美的巡礼。从中既可得到语文的滋养,又可受到美的熏陶。
二、说学情
合理地把握学情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和基础,本课的授课对象是七年级学生,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接触过很多写景的文章。但是七年级的学生第一次要将以前的记叙文划分成目前更加细分的写景状物散文等文体,是一种新的挑战。这就涉及到新的赏析角度在课堂上的运用。因此,学生和老师的良好配合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说教学目标
因此,基于教材和学情,结合新课标对该学段的具体要求,我设计了以下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中的词语。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等方式,品析本文优美的语言,体会江南竹乡的美丽景色。
3.感受作品的内容美和语言美;在欣赏、感受自然美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感。
四、说教学重难点
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和教学目标的设立,我确定本课的重点是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等方式,品析本文优美的语言,体会江南竹乡的美丽景色。难点是感受作品的内容美和语言美;在欣赏、感受自然美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感。
五、说教法学法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遵循“以学定教、以人为本、以读带讲”的基本思路。教学中我采用朗读法、小组讨论法。
那么接下来我将着重介绍我的教学过程,这也是我本次说课最为核心的环节。
六、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首先是导入环节,在上课伊始我将采用谈话法进行导入。我的导入语是:“江南竹乡,远远望去,一层又一层,数竿苍翠拟龙形,峭拔须教此地生。无限野花开不得,半山寒色与春争。多么优美的乡村竹林图。今天我们跟随散文家黄蒙田先生走进那深深的竹林,探访一下竹乡美景吧。”
以优美的语言创设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快速地带入到课堂中,为本节课的讲解铺设一个良好的感情基调。
(二)整体感知
对于学生而言,语文教学应该培养他们喜欢阅读、敢于阅读、乐于阅读的习惯,整体感知的教学环节可以实现这一目的。
所以此环节,我首先会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要求他们读准字音,扫清阅读障碍。
其次,我会结合PPT,讲解本文易错的生字词。如密密匝匝(zā)、山麓(lù)、山岚(lán)、竹坞(wù)、匾箪(dān)。
最后,我会让学生再读课文,概括文章结构。
这些问题的解决,有利于学生基本把握文章内容,为深入研读环节打下基础。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欣欣
上一篇: 教师招聘小学语文《去年的树》说课稿
下一篇: 教师招聘小学美术《窗外的风景》教案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