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zhejiang.hteacher.net 2023-11-21 13:15 浙江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一、 指导思想
本节课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培养与激发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和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为指导思想,结合教材特点和高中学生心理、生理特点,通过多种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充分感受体育运动的快乐。
二、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在正式内容之前,我谈一下我对教材的认识,武术以身体协调性为主的一种无氧运动,本节课学习形神拳,可以锻炼学生的身协调性、柔韧性等身体素质。
三、学情分析
水平五的学生身体素质较好,接受新事物能力强,反应敏捷。学生作为课程学习的主体,他们学习的经验是一种课程资源,高中学生已经通过三年的初中学习,在练习方法上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自练能力,在教师的引导下,在学练中已经具有探究、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及合作能力,并具备了一定的运动基础和自我保护能力。对“美”的事物比较向往,具备了一定的欣赏能力。通过武术的学习,发展其审美和创新、陶冶了学生的爱国情感。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武术的基本知识、动作特点,学会观察、欣赏成套武术,能流畅展示出动作。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练习、合作探究、纠正错误法,增强身体的灵敏性、协调性和节奏感,提高自主学习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合作意识,提高交往能力,激发参与练习的积极性以及爱国主义情感和对武术的兴趣。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
动作协调有力。
【难点】
动作连贯,精、气、神一气呵成。
六、教学方法
1.讲解示范法:通过精练适度的语言讲解,使学生获得正确的动作概念;以优美的示范,利于学生模仿正确技术。
2.纠正错误法:由于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完成练习的情况各有不同,通过纠正习得正确的技术动作,避免运动损伤的产生,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3.完整练习法:通过完整动作的学练,帮助学生建立动作的整体概念和动作间的练习。
七、教学过程
八、场地器材
体操馆、录音机、磁带。
九、预计负荷
练习密度:35%~40%;平均心率:130~135次/分;运动强度:中等。
十、课后反思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欣欣
上一篇: 教师招聘高中化学《金属活动性顺序》说课稿
下一篇: 教师招聘小学美术《窗外的风景》教案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