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jilin.hteacher.net 2023-12-08 11:19 吉林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在集体分享中,进行认知纠偏:挫折(被嘲笑)的处境不只是发生在自己身上,几乎每个人都不可避免。
2.情感目标:接受“自我嘲笑”应对方式,并有意识进行主动学习。
3.行为目标:通过交流了解不同的应对方式,通过讨论评价自身应对方式。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认识到被嘲笑的处境人人都会有,通过讨论评价自身应对方式。
2.教学难点:接受“自我嘲笑”应对方式,并有意识进行主动学习。
三、教学准备
纸笔。
四、教学过程
(一)暖身活动:游戏导入
1.活动规则
(1)左膀右臂。被点名的同学喊“到”,同时其左右所有同学(同一排)都要站起来。反应最慢的那位同学接受一个小小的惩罚:请大家大声说出他的名字!
(2)前呼后拥。与左膀右臂同理,其前面和后面的同学(同一列)都要站起来。
(3)左膀右臂,前呼后拥。综合前两种方式,同一排和同一列的同学都要站起来。
2.完成活动
学生积极参与互动,气氛热烈。
3.教师小结
接受惩罚的学生,当被别人喊出名字时心理一定有种不舒服感,仿佛被嘲笑了,很不自在。学生初次体验这种被嘲笑的感觉。
(二)主题活动一:课堂小调查
1.交流分享
教师引导语:刚才看大家笑得都特别开心。今天我们就来说说“笑”这个字。笑这个字长得特别喜庆,看着就让人心花怒放。但是偏偏有一种笑,发生在我们身上时,会让一些人不舒服,甚至会让一些人想哭——是什么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对,嘲笑就是我们常说的取笑,或带有讽刺、不满的玩笑。我们来做个小调查:谁没体验过被嘲笑的滋味?
学生举手示意。老师根据举手的结果进行小结。
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接下来,第二个问题:哪类嘲笑在我们周围最常发生?(可多选)
A:生理方面;
B:行为习惯;
C:能力;
D:成长背景;
E:一时失误、出差错;
F:其他。
教师讲述:我对于A选项是深有感受的。在我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有个很要好的同学。有一次我去她家玩。她姐姐说我长这样,以后怎么嫁人。这句话,深深地伤害了当时的我。以致我在整个青春期都是相当自卑的。好在,这句嘲笑话只伤了我的心,没要我的命。但不是所有人都如我这般幸运,我们来看个例子。
读中学的时候,有一位男同学,人长得清秀文静,又写得一手好文章,成绩更是优秀。美中不足的是脚有点跛,走得慢的时候根本看不出什么,可是一旦快走或快跑,就会很明显。学期末,班里举行舞会,他和另外一位男生不约而同地去邀请一位女同学跳舞。那位男同学讥讽他:“你的脚能跟上节奏吗?”他的脸一下子红了,当着那位女同学的面,当着班里很多女生的面,他的自尊被打碎了。他没有渡到青春之河的彼岸,一个星期后,他自杀了。
在惋惜之余,我常想,如果当时他能很好地应对,能很好地找到心理的平衡点,那么,他的生命必定不会这样短暂。同学们你们也来说说你们人生中难忘的被嘲笑经历吧。
学生回答。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云云
上一篇: 高中心理健康《面对嘲笑》答辩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