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guangdong.hteacher.net 2023-12-08 11:41 广东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6.教育在原有文化要素的基础上进行取舍、调整和再组合,这种对文化的选择和整理被称为( )。
A.继承文化 B.创造文化
C.融合文化 D.改造文化
6.【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教育的文化功能。教育能够改造文化,改造文化是指在原有文化要素的基础上所进行的取舍、调整和再组合。教育对文化的改造主要是通过选择文化和整理文化来实现的。故本题选D。
7.( )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依靠自觉的控制和校正,反复地完成一定动作或活动方式,借以形成技能、技巧或行为习惯的教学方法。
A.演示法 B.练习法
C.实习作业法 D.参观教学法
7.【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练习法的概念。练习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巩固知识,培养各种技能和技巧的基本教学方法。练习法是中小学各科教学普遍采用的教学方法。结合题干表述,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依靠自觉的控制和校正,反复地完成一定动作或活动方式,借以形成技能、技巧或行为习惯的教学方法属于练习法。故本题选B。
8.学校能够在思想上促进学生思想意识社会化,在行为上促进学生行为社会化,在角色上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角色,这体现的是教育的( )。
A.社会功能 B.流动功能
C.变迁功能 D.个体功能
8.【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教育的功能。教育在促进个体社会化中的功能主要表现为:促进个体思想意识的社会化;教育促进个体行为的社会化;教育培养个体的职业意识和角色。故本题选D。
9.下列关于学生的本质属性,说法错误的是( )。
A.学生是有思想、有情感、有需求的独立个体,具有主观能动性
B.学生可以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调整和控制
C.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知识接受或技能训练
D.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9.【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本质属性。学生的学习过程不是单纯的知识接受或技能训练,而是伴随着交往、创造、追求、选择、意志努力、喜怒哀乐等的综合过程,是学生整个内心世界的全面参与,要把学生作为完整的人来对待。故C选项对学生本质属性的认识是错误的,其他三个选项表述均正确。故本题选C。
10.有种观点说“学生是教师手中的黏土,全靠教师捏和塑”,下列对这种观点的评析不正确的是( )。
A.这是白板观
B.这种学生观肯定了学生的可塑性,忽视了学生的能动性
C.这种学生观夸大了教育的作用,教育的外因只有通过学生的内因互动才能起到教育
D.这种学生观科学地揭示了老师和学生的关系
10.【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师生关系。“学生是教师手中的黏土,全靠教师捏和塑”这是“白板观”的反映,这种学生观肯定了学生的可塑性,忽视了学生的能动性、这种学生观夸大了教育的作用,教育的外因只有通过学生的内因互动才能起到教育。题干的表述强调教师的地位,学生是附属,不是科学的师生关系。D选项说法错误,故本题选D。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文文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