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guangdong.hteacher.net 2023-12-08 13:24 广东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186.心理是人对客观现实的( )。
A.认识 B.分析
C.客观反映 D.主观反映
186.【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心理的实质。心理的实质是心理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故本题选D。
187.后学的材料对先前学习材料的记忆产生干扰作用的现象称( )。
A.暂时性遗忘 B.永久性遗忘
C.前摄抑制 D.后摄抑制
187.【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倒摄抑制和前摄抑制。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称为前摄抑制;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巩固先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称为倒摄抑制,也叫后摄抑制。故本题选D。
188.盛怒时暴跳如雷、狂喜时手舞足蹈均属于情绪与情感的哪一状态?( )
A.热情 B.应激
C.激情 D.心境
188.【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情绪分类的激情。激情是一种爆发式的、猛烈而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例如,狂喜、暴怒、恐惧、绝望、剧烈的悲痛等,都是激情的表现。它往往带有特定的指向性和较明显的外部行为表现,如暴跳如雷、浑身战栗、手舞足蹈等。故本题选C。
189.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关键是要处理好个人与他人的( )。
A.合作关系 B.竞争关系
C.平等关系 D.利益关系
189.【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人际关系。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在本质上是社会关系尤其是社会利益关系的表现形式。人类要生存,首先必须满足各种需要任何需要都是一定主体在一定的生产关系的基础上,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对一定对象的需要,都必然通过一定的社会关系才能实现。因此,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关键是要处理好个人与他人的利益关系。故本题选D。
190.“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刊登、播放、张贴或者散发含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内容的广告”体现了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的( )。
A.社会保护 B.家庭保护
C.网络保护 D.政府保护
190.【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年修订版)第四章社会保护第五十三条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刊登、播放、张贴或者散发含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内容的广告;不得在学校、幼儿园播放、张贴或者散发商业广告;不得利用校服、教材等发布或者变相发布商业广告。故本题选A。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文文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