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hteacher.net 2023-12-08 14:01 中国教师资格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三)研读课文,深入分析
1.提问:快速阅读课文,从文章中找出能够直接表达作者对“故都的秋”情感的句子,看看郁达夫对北平的秋天怀着怎样的情感?由此可以看出什么?
明确:“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这故都的秋味。”由此可以看出作者为赏秋不辞辛劳,可见爱秋之切。
2.提问:江南的秋在作者眼里是怎样的?那是一种什么样感觉?
明确:慢、润、淡。一点点清凉的感觉。
3.提问:这样的秋,作者是如何形容的呢?渗透了一种怎样的感情?
明确:看不够,尝不透,赏玩不足。一种遗憾、不满足的感情。
4.提问:为什么说“并不是名花,也不是美酒,那是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
要去:小组讨论,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并回答。
明确:秋景中融入了作者对故都的秋的向往之情。
5.提问:作者除了正面描写之外,还用了什么手法来突出北国之秋?
明确:北国之秋和南国之秋的对比,来反衬出北国之秋的特点,和作者对北国之秋的眷恋之情。
6.朗读指导:配乐朗读,感受作者的情感。
(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提问:说一说你眼中家乡的四季。
要求: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指导点评。
(五)总结全文,加深理解
学生总结,教师补充。
(六)布置作业,提升认知
课下搜集郁达夫的其他作品,体会其写作特点。
五、板书设计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欣欣
上一篇: 教师资格面试高中语文《祝福》教案
下一篇: 教师资格面试高中信息科技教案汇总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