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handong.hteacher.net 2023-12-14 17:36 山东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一、说教材
《沁园春·长沙》出自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的第一单元,这首词作为高一新生高中语文学习的开篇,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高一的学生正值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时期,《沁园春·长沙》的主题是表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天下为己任的宽广胸襟和蔑视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斗志。毛泽东的词很多,不少词的艺术成就都在《沁园春·长沙》之上,《沁园春·长沙》作为高一新生的第一堂课,对学生进行革命理想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更引导学生对“青春的价值”进行思考。要想上好一堂课,最基本的是要对教材及其课程安排的目标有具体得分析和了解,于此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学习词的有关知识,了解词牌名“沁园春”;理解词的意象,把握本首词的主要内容。
2.学习古典诗词“情景交融”艺术手法,赏析其妙用和艺术效果。
3.感悟词人改造世界的宏伟志向和坚定信念,学习词人以天下为己任的阔大胸怀,领略词人救国救民、砥砺自我的火热激情。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接下来分析的教学重、难点将会为教学设计提供一个可靠的依据。教学重点为理解词的意象,把握本首词的主要内容,学习“情景交融”艺术手法,赏析其妙用和艺术效果。教学难点为学习词人以天下为己任的阔大胸怀,领略词人救国救民、砥砺自我的火热激情。
二、说学情
这节课的教学是学生进入高中以后接触的正式的第一堂语文课,在这以前,我们虽然已经对高中语文的编排体系、教学内容、学习要求和高考语文的一些特点给学生讲解过,学生已初步明白了高中语文学习的一些要求,可能对高中语文有了一定的新鲜感和较浓的兴趣,但这毕竟是学生进入高中以后所接触的第一课,这堂课具有很强的引领作用。课文安排在单元的首篇,如何指导学生学好这篇课文,实现“由教到不教”,树立学生学好高中语文的信心,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高中语文的兴趣,这是一个关键所在。
再加之《高中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要培养学生“初步具有鉴别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在高考的《语文科考试说明》中也明确规定高中学生必须“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尤其是对高考题的第二卷中诗词的鉴赏有着一定的导向作用。新诗属于文学作品,高中语文教材中也仅此这一个单元,所以不可避免地要担当起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和训练,初步培养学生对新诗的鉴赏能力的重任。
三、说教学方法
《沁园春·长沙》是诗歌鉴赏单元的起始课,对后面的诗歌教学起到领起示范的作用。因此不但要教会学生鉴赏本词,还要让学生学会鉴赏诗词的方法,本课的教学方法是以朗读、设疑、讨论法为主,以点拨比较法为辅。通过这几种方法的综合运用,能够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一)诗歌导入
上课伊始,我将请学生回忆有才学之士、有抱负之士登上高处眺望的感慨,如曹操和陈子昂等。然后引导学生思考毛泽东重游橘子洲时又会抒发什么样的情怀呢?由此导入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长沙》。
这一设计意图在于从对登高远眺的感慨入手,为学生更好地理解《沁园春·长沙》的主题情感奠定基础,为学生的学习做好心理准备,从而使他们在进入诗歌后能更好的理解词的情感。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诗词的学习,朗读环节非常重要,因此我会进行范读,请学生划分节奏,自由朗读诗作。
1.请学生结合课前预习,说说这首词的写作背景。请学生明确这首词创作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毛泽东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在长沙停留,重游橘子洲,面对绚丽的秋景和大好的革命形势,回忆往昔的战斗岁月,不禁心潮起伏,浮想联翩 ,写下了这首气势磅礴的词。
2.请学生明确“沁园春”是词牌名,“长沙”是词的标题,由此总结词的知识:词是我国传统诗歌中的一种特殊题材,形成于唐,盛行于宋,每一首都有词牌,我们本首词的词牌就是“沁园春”,不同词牌规定着各种词调和词体都有特定的字数、句数、和格律。
析试题是理解诗词的基础,这一问题的设置是让学生养成析试题的习惯并在此基础上能对诗作的背景有较宏观的了解。
3.了解了作品的相关写作背景之后,我将请学生结合课文注释,通读全词,理解词作大意,并要求学生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词作一共描绘了哪些图景,学生在我的引导下,能概括出:独立寒江图、湘江秋色图、峥嵘岁月图和中流击水图这四幅图景,这一环节的设置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还能帮助学生全面把握词作,为之后的学习做好铺垫。
(三)研读诗歌,深入分析
1.独立寒江图
进入研读环节后,我会帮助学生理清思路,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体会词的意境。
(1)首先请学生朗读前三句。
(2)请学生说说大意并回答词中的“独立”能否改为“站立”“直立”呢?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云云
上一篇: 高中语文《沁园春·长沙》教案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