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3-12-25 11:26 教师招聘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秦朝建立的基本史实和建立后的制度创新及巩固统一的措施。
2.运用小组探究、史料分析等方法,理解秦朝统一的必然性,认识秦朝灭亡与暴政的关系。
3.理解秦朝的建立及其措施进一步发展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明白得民心者得天下,治理国家要以人为本。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秦始皇创立的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秦朝暴政及秦的灭亡。
难点:秦朝施政措施的积极意义,秦朝灭亡的原因。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在上课之前为学生播放电影《英雄》片段,先提问学生“影片中陈道明饰演的角色是谁?”得出“秦王”一词,再进一步提问“大家知道真实的历史上秦王是如何完成统一大业的吗?”顺势导入本课《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初步建立》。
(二)讲授
环节一:大秦帝国,一统天下
(1)教师请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大屏幕上播放的《中国通史》关于秦朝的纪录片片段,思考“秦国是一个怎样的国家?”
明确:秦非子因养马有功得到周天子的赏识。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西戎所攻杀,秦襄公因率兵救周有功,而得到周平王的赏识;后秦襄公被封为诸侯,又被赐封岐山以西土地,秦国正式成为了周朝的诸侯国。经商鞅变法,秦国逐渐成为战国后期实力最强的诸侯国。
(2)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本课教材,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完成课件上展示的问题“春秋战国时期的人民希望实现统一吗?秦国统一六国的条件有哪些?”
明确:人民希望实现统一。秦国统一六国的条件有①政治上,长期战乱给社会带来巨大灾难,人民渴望安定统一;②经济上,各地域经济的发展,要求打破政治分裂所带来的障碍;③军事上,商鞅变法后,实现法治、奖励耕战;④环境上,秦国地理位置优越,物质基础雄厚;⑤秦王嬴政励精图治、广纳贤才,吏治清明;⑥采取远交近攻的战略,分化瓦解、各个击破。
环节二:制度创新,维护统一
(1)教师向学生展示《史记》中关于秦朝的史料,请学生结合课本内容分析“秦始皇为巩固统一采取过哪些政治措施?具体内涵是什么?”
明确: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秦始皇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过五帝”,决定用“皇帝”作为自己的专用称号。秦朝在中央设立三公,分别是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国家大事)、太尉(掌管军政)和御史大夫(负责监察,传达皇帝诏令)。在地方上,秦朝废除了西周以来实行的分封制,在全国实行郡县制,郡县长官均由皇帝任命,负责管理地方。
(2)教师在大屏幕上展示秦朝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的图片,请学生仔细观察并思考“秦朝采取这些措施有何积极意义?”
明确:①政治上,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有利于民族融合和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与稳定;②经济文化上,促进了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环节三:暴政亡秦,楚汉之争
(1)教师请学生阅读教材“秦朝的暴政”这一子目的内容,提问学生“秦朝的暴政表现在哪些方面?”
明确:①秦始皇大兴土木,求仙问药,开拓边疆,使得百姓徭役负担严重;②法家思想治国,严刑峻法,刑法严苛;③文化专制,焚书坑儒。
(2)教师在课件上展示关于秦末农民起义的油画,提问学生“这次起义是由谁领导的?有何影响?”
明确:由陈胜吴广领导。这次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很快,各地响应,反秦势力迅速蔓延。公元前207年,刘邦的军队进入咸阳,子婴投降,秦朝灭亡。
(3)教师进一步追问“秦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我们该吸取怎样的教训?”
明确:秦朝的暴政是导致秦亡的核心因素。得民心者得天下,治理国家要以民为本,建立健全的制度,尊重多元文化的共同繁荣。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欣欣
上一篇: 教师招聘初中历史《鸦片战争》说课稿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