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ningxia.hteacher.net 2023-12-25 14:19 宁夏教师资格证 [您的教师考试网]
第八章《教学》
一堂好课的基本要求 |
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内容正确;结构合理;方法得当;表达清晰;气氛热烈;板书有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上好课的最根本要求) |
布置作业的要求 |
(1)作业的内容要符合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要求,并要有代表性,要有助于学生巩固与加深理解所学的基础知识,形成相应的技能、技巧,培养学生的能力; (2)作业分量要适当,难易要适度; (3)布置作业要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并规定完成的时间; (4)教师应经常检查和批改学生的作业 |
学业成绩检查与评定 |
检查的方式 |
平时考查 |
口头提问、检查书面作业和单元测验等 |
考试 |
口试、笔试(开卷或闭卷)和具体实践性考试等 |
||
测验指标 |
效度 |
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 |
|
信度 |
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以及一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准确性程度 |
||
难度 |
过难或过易都不能准确测出学生掌握知识的真实情况 |
||
区分度 |
区分不同水平考生的能力 |
地位 |
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在中国,1862年在北京设立的京师同文馆首先采用这一形式) |
内涵 |
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 |
特点 |
班、课、时 |
优点 |
(1)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3)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育作用 |
不足 |
(1)不利于因材施教;(2)不利于学生独立性与自主性的培养; (3)教学形式缺乏灵活性 |
特殊形式 |
复式教学,是把两个及两个以上年级的儿童编在一个教室里,由一位教师在同一堂课内分别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 特点:直接教学和学生自学或做作业交替进行 |
辅助形式 |
个别教学、现场教学 |
名称 |
内涵 |
分组教学制 |
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把他们分为水平不同的组进行教学 |
设计教学法 |
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己决定学习目的和内容,在自己设计、自己负责任的单元活动中获得有关的知识和能力 |
道尔顿制 |
创设人:帕克赫斯特 形式:教师不再上课向学生系统讲授教材,而只为学生分别指定自学参考书、布置作业,由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有疑难时才请教师辅导,学生完成一定阶段的学习任务后向教师汇报学习情况和接受考查 |
特朗普制 |
大班上课40%、小班研究20%、个人自学40% |
贝尔—兰卡斯特制/导生制 |
由教师教年龄大的学生,再由其中的佼佼者“导生”去教年幼或学习差的学生 |
文纳特卡制 |
创设人:华虚朋 形式:把课程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按学科进行,由学生个人自学读、写、算和学习历史、地理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另一部分是通过音乐、艺术、运动、集会以及开办商店、组织自治会来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 |
分类标准 |
类型 |
主要内容 |
||
按评价基准分 |
相对评价 |
评价对象的集合中选取一个或若干个个体为基准,然后把各评价对象与基准进行比较,确定每个评价对象在集合中所处的相对位置 |
||
绝对评价 |
绝对评价是在评价对象的集合之外确定一个标准,被称为客观标准。评价时,把评价对象与客观标准进行比较,从而判断其优劣 |
|||
自身评价/ 个体内差异评价 |
对被评价个体的过去和现在相比较,或者是对其若干侧面进行比较 |
|||
按评价功能分 |
类型 |
实施时间 |
评价目的 |
作用 |
诊断性评价 |
教学之前 |
摸清学生底细以便安排学习 |
查明学习准备情况和不利因素 |
|
形成性评价 |
教学过程中 |
了解学习过程,调整教学方案 |
确定学习效果 |
|
总结性评价 |
教学之后 |
检验学习结果,评定学习成绩 |
评定学业成绩 |
范例教学 |
提出者 |
瓦·根舍因 |
基本程序 |
阐明“个”的阶段→阐明“类型”“类”的阶段→理解规律性的阶段→掌握关于世界的经验和生活的经验的阶段 |
|
特点 |
基本性、基础性、范例性、四个统一(知识教学与德育相统一、问题教学与系统学习相统一、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主体与客体相统一) |
|
抛锚式教学 |
又叫“实例式教学”“基于问题的教学”“情境性教学”,要求教学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一旦问题确定,整个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也就随之而定 |
|
基本程序:创设情境→确定问题→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效果评价 |
||
探究性教学 |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对当前教学内容中的主要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深入探究并进行小组合作交流,从而较好地达到课程标准中关于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要求的一种教学模式; 基本程序:问题→假设→验证→总结提高 |
|
发现式学习 |
理论基础 |
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
基本程序 |
问题情境→假设—检验→整合与应用 |
|
有意义接受学习 |
理论基础 |
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学习理论 |
主要内容 |
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接受式的学习;接受学习是有意义的;旨在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强调依据知识的内在逻辑联系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
|
掌握学习 |
提出者 |
布卢姆 |
主要内容 |
只要用于学习的有效时间足够长,所有的学生都能达到课程目标所规定的掌握标准 |
|
非指导性教学 |
提出者 |
罗杰斯 |
基本程序 |
创设情境→开放性探索→个人或小组鉴别 |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宁夏分校
上一篇: 教师招聘考试:100个教育学考点(13)
下一篇: 教师资格考试笔试作文素材(一)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