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3-12-26 16:20 教师招聘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二)新课讲授
1.体验历史·明了背景
我会先向大家展示一组历史图片和慈禧下的“诏书”:“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提问学生问题:辛亥革命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爆发的?学生带着问题结合材料和课本,发现信息,并概括出辛亥革命的背景。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提高提取有效信息和概括能力。
2.探究历史·悉知过程
我会让学生以同桌为一小组,然后提问:辛亥革命是在什么时间爆发的?辛亥革命的具体过程是怎样的?辛亥革命的结局又是怎样?为什么孙中山要让位于袁世凯呢?每个小组互相分享、讨论,针对内容进行总结概括,派代表发言,师生共同补充,明确辛亥革命爆发于1911年武昌起义,经过艰苦的奋斗,建立中华民国,并颁布《临时约法》,但最终革命成果被袁世凯窃取。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归纳总结、小组交流合作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3.品评历史·感悟意义
我会向学生展示辛亥革命相关史籍资料、诗歌等内容,学生阅读并思考“辛亥革命这一历史事件具有怎样的意义?”“我们从这些革命中的人和事感悟到了什么?”,结合已经学习过的革命过程内容,学生按历史兴趣小组讨论并派代表回答,师生共同进行内容补充。这样既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辛亥革命重要的历史意义,体验革命的艰辛和有志之士迎难而上的精神,也可以突出本课重难点。
(三)巩固练习
为了让学生更好理解辛亥革命的意义,在课堂上围绕“辛亥革命是成功还是失败的”组织辩论赛,不仅加深学生对其意义的理解,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辨析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小结
这一阶段,我会向学生提问:“大家在这节课的学习中收获了什么?”学生自己总结,我视情况观察是否要进行内容补充。这种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也有助于掌握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
(五)课后作业
为了让学生加深对历史事件的了解,提高探索能力和思考能力,我会让学生课下观看与辛亥革命这一事件相关的影视作品或纪录片,下节课让他们来分享。
五、说板书设计
说课的最后一个部分板书设计,为了帮助学生清晰明了的理解课文内容,我的板书设计如下: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欣欣
上一篇: 教师招聘高中历史《辛亥革命》教案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