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hteacher.net 2024-01-02 11:44 教师招聘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二、说学情
五年级学生属于小学高年级阶段,学生思维能力、认知能力和动手能力相对较强,但对立体造型了解比较浅显,运用陶泥直接制作作品,还是有一定的欠缺。所以这节课先让学生欣赏不同时期的彩陶作品,在教师示范的基础上掌握制作方法,再运用彩泥或陶泥进行装饰性制作解决教学重难点培养他们对陶泥的兴趣,为以后直接制作陶泥作品打基础。
三、说教学方法
依据本课的性质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主要采取“欣赏法-示范法-启发式-小组合作法”来教学。具体做法如下:
1.欣赏讨论——以实物为例,多媒体展示不同时期的彩陶文化,和学生一起欣赏讨论,分析其在彩陶和黑陶的区别、构图、造型、色彩、风格等方面的独特美感。培养学生分析作品的能力,并启发了他们的思维。
2.直观示范——通过直观地示范,让学生直观能看到整个制作的过程,从而归纳制作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
3.启发思路——展示不同时期的彩陶,启发他们仔细观察比较,说说它们各是用什么方法做成的?
制作方法归纳:泥条盘筑、随手捏制、泥板拼接法等。
4.小组合作——根据自己创作需要,相互交换或共用材料,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促进学生发挥互助的友谊,学习气氛更浓厚,设计构思更完整,创作速度更快。
这样多法并用,既培养了他们的分析能力,又启发了学生的思维。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陶泥是实用性很强的表现艺术,需要全面的知识和创新的点子,要想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创作一幅优秀的作品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我利用大量的实例和演示创作一幅泥塑作品的过程,使学生在形象、直观的情境中掌握知识。练习是教师指导学生巩固和运用知识,培养技能技巧的方法,因而我会鼓励学生以合作的方式进行创作,既能巩固知识又能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也能体味动手的乐趣。
四、说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讲一讲我国有关陶文化的知识,请学生讲述自己知道的陶文化,引出课题。
(二)讲授新课
1.欣赏陶作品(媒体展示陶文化)
(1)欣赏彩陶文化:①半坡型;②庙底沟型;③马家窑型;④半山型、马厂型。
(2)欣赏黑陶文化特点:黑、薄、光。
(3)了解彩陶文化运用的艺术法则。
(4)欣赏现当代陶文化。
2.媒体出示彩陶图片,介绍认识各时期彩陶的特点和风格。通过出示陶艺作品,仔细观察比较,说说它们各是用什么方法做成的?
进行制作方法归纳:泥条盘筑、随手捏制、泥板拼接法等。
3.讨论问题,教师介绍制作方法:手捏的作品是按什么步骤做的呢?盘条法又是怎样做呢?搓泥条应该怎样才能搓得基本一致?怎样才能使泥板拼接的作品变得牢固而不会轻易损坏?
4.教师示范
为了使学生更加准确地掌握创作的方法要领,我会进行示范,帮助学生及时避免创作误区,并确定如下具体步骤:拍泥板——泥板厚度适宜;粘接成形——粘接部位要捏牢固;装饰——方法不限;烧制。
(三)实践创作
美术实践活动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还能够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为此,我将布置这样的课堂任务:运用多种方法个人独立制作或与同学合作完成一件自己喜欢的造型生动的陶艺作品。在学生创作过程中我会进行针对性地指导,及时给予他们鼓励与建议,帮助学生将创意转化为具体成果。
(四)展示评价
在学生完成作品后,我会设置“小小艺术家”的情境活动,让学生自愿展示作品,并赋予学生“艺术鉴赏员”的角色,学生们滔滔不绝地从多方面进行自评、互评,运用多种评价方式评价美术作品。通过这样的设计,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观察、反思和评价的能力,还能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五)小结拓展
一节课就犹如一首乐曲,它不仅要有引人入胜的“前奏”,还要有袅袅不尽的“尾声”。为此,我会采用师生共同总结的方式,回顾本课重要知识点,并且从学生的已有知识、生活经验出发进行情感升华。
最后,结合学生生活经验,布置具有开放性的课后实践活动,这样有利于将学生的眼光从美术课堂导向现实生活,真正提升学生的艺术核心素养。
五、说板书设计
最后我想说的这堂课的板书设计:为了便于梳理知识,让本堂课学习的内容简明扼要直观地再现在学生面前,我采用了文字的板书。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欣欣
上一篇: 教师招聘小学美术《陶泥的世界》教案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