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hteacher.net 2024-01-03 17:51 教师招聘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言语理解与表达模块主要测查应试人员准确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内涵、进行思考和交流的能力,主要包括对信息的挖掘获取能力、理解能力、概括能力、评判能力等方面的考查。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职业能力倾向测验(D类)》中的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
一、考什么
(一)题型和分值
在近几年的考试中,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的题型和题量基本稳定,见下图。
模块 | 题型 | 题量 | 分值 |
言语理解与表达 | 单项选择题 | 25 | 37.5 |
(二)考试内容
言语理解与表达 | 2023年 | 2022年 | 2021年 | 2020年 | |||
下半年 | 上半年 | 下半年 | 上半年 | ||||
阅读理解 | 主旨概括 | 2 | 0 | 1 | 0 | 0 | 2 |
意图判断 | 1 | 2 | 2 | 3 | 2 | 5 | |
标题选择 | 0 | 1 | 1 | 1 | 1 | 0 | |
细节理解 | 2 | 1 | 2 | 2 | 2 | 0 | |
词句理解 | 0 | 1 | 0 | 0 | 0 | 0 | |
态度理解 | 0 | 1 | 0 | 0 | 0 | 0 | |
合计 | 5 | 6 | 6 | 6 | 5 | 7 | |
语句表达 | 语句填空 | 2 | 2 | 2 | 2 | 2 | 1 |
下文推断 | 1 | 1 | 0 | 1 | 1 | 0 | |
语句排序 | 2 | 1 | 2 | 1 | 2 | 2 | |
合计 | 5 | 4 | 4 | 4 | 5 | 3 | |
逻辑填空 | 15 | 15 | 15 | 15 | 15 | 15 | |
总计 | 25 | 25 | 25 | 25 | 25 | 25 |
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主要考查三大题型,即阅读理解、语句表达、逻辑填空。首先,从题量分布上看,逻辑填空为15道,成为该部分的半壁江山。意图判断、语句填空、语句排序是每年必考题型,其他包括主旨概括、标题选择、细节理解、态度理解、词句理解,这是属于选考题型。2022年下半年虽未涉及下文推断,但是选考题从几年的趋势看,还是要引起大家重视。其次,言语理解部分的题目其阅读材料多与教育、学校、教师、学生有关,所以这也是为我们指明了复习备考中训练阅读的一个方向,可以多看看与这些话题相关的文章报道等。
二、怎么考
1.意图判断题试题示例
【2023】1.纵观学术史,研究范式与方法的更新,往往能推动学术的发展。但是学术研究并没有什么唯一可行的范式与方法,譬如登山,有许多路径可以攀顶,但是登山者的条件与所处方位不同,所选择的路径自然不同。研究范式与方法对学者而言,可谓“非知之艰,行之惟艰”。至于在研究中如何使用,则正如古人所说,“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过多地讲究研究范式与方法,未必能够解决学术问题,从具体研究对象出发,只要能够解决问题,就是最好的方法。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
A.研究范式与方法能够推动学术发展
B.学者需要正确看待研究范式与方法
C.促进研究范式与方法的更新势在必行
D.现实问题决定研究范式与方法的选择
【答案】D
【解析】文段开头引入了研究范式与方法的话题,第二句话“但是”转折之后引出了存在的问题,“学术研究没有什么唯一可行的范式与方法”引出作者的观点,并且用登山来举例论证研究没有唯一的范式及方法,接下来通过引用他人的话语“非知之艰”“阵而后战”等来说明为何不能只研究范式及方法,最后一句话为文段主旨句,前半句话告知过多的研究无用,后半句提出了“从具体研究对象出发,只要能够解决文意就是最好的方法”的对策,文段行文脉络为“分—总”结构,尾句是主旨句。A项非重点为引入部分,排除A项;B项提到了应该正确看待研究范式与方法,但没有提到从具体问题出发,排除B项;C项是原文中没有提到相关更新的话题,无中生有,排除C项。D项要从现实问题去决定如何选择范式与方法,与主旨表述一致。故本题选D。
2.主旨概括题试题示例
【2023】2.由于气温上升、降雨改变和极端气候事件,热带森林正频繁遭受干旱。气候压力对亚马孙雨林尤为明显,反复发生的干旱事件增加了树木的死亡率。根据《自然》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亚马孙森林树木对干旱的耐受取决于不同物种,这影响到它们对水环境变化的耐受。研究者在亚马孙 11 个森林地块的 129种树木中观察了植物在水胁迫环境(如干旱)下的生存阈值,并评估了水力衰竭或扰乱植物水运输系统的程度。结果显示,潮湿森林的树木对干旱的抗性较低,较干旱森林中的树木则应对较好,研究者推测,亚马孙西部和南部森林可能最脆弱,因为它们可能已经到达水力极限。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 )。
A.亚马孙植物生存环境日益恶劣
B.热带森林正遭受极端气候威胁
C.在亚马孙森林观测到不同的干旱耐受
D.水环境变化使亚马孙森林的前景悲观
【答案】C
【解析】文段首句先引出气温上升、降雨改变和极端气候使热带森林正频繁遭受干旱,接着论述气候压力对亚马孙雨林的影响:反复发生的干旱事件增加了树木的死亡率。然后《自然》杂志发表的研究指出亚马孙森林树木对干旱的耐受取决于不同物种,经研究潮湿森林的树木对干旱的抗性较低,较干旱森林中的树木则应对较好,并推测出亚马孙西部和南部森林可能最脆弱。故文段旨在强调该杂志的研究结果,即介绍亚马孙森林观测到不同的干旱耐受程度。C项为文段主旨内容的同义替换,符合文意。故本题选C。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欣欣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