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yunnan.hteacher.net 2024-01-13 15:15 云南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4 标点符号的定义、形式和用法
4. 1 句号
4.1. 1定义
句末点号的一种,主要表示句子的陈述语气。
4. 1.2形式
句号的形式是“。”
4. 1.3基本用法
4. 1.3.1 用于句子末尾,表示陈述语气。使用句号主要根据句段前后有较大停顿、带有陈述语气和语调,并不取决于句子的长短。
示例1: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示例2:(甲:咱们走着去吧?)乙:好。
4. 1.3.2有时也可以表示较缓和的祈使语气和感叹语气。
示例1:请你稍等一下。
示例2:我不由地感到,这些普通劳动者也同样是很值得尊敬的。
4.2 问号
4.2. 1定义
句末点号的一种,主要表示句子的疑问语气。
4.2.2形式
问号的形式是“?”。
4.2.3基本用法
4.2.3. 1用于句子末尾,表示疑问语气(包括反问、设问等疑问类型)。使用问号主要根据语段前后有较大停顿、带有疑问语气和语调,并不取决于句子的长短。
示例1:你怎么还不回家去呢?
示例2:难道这些普通的战士不值得歌颂吗?
示例3:(一个外国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
4.2.3.2 选择问句中,通常只在后一个选项的末尾用问号,各个选项之间一般用逗号隔开。当选项较短且选项之间几乎没有停顿时,选项之间可不用逗号。当选项较多或较长,或有意突出每个选项的独立性时,也可每个选项之后都用问号。
示例 1 :诗中记述的这场战争究竟是真实的历史描述,还是诗人的虚构?
示例2 :这是巧合还是有意安排?
示例3 :要一个什么样的结尾:现实主义的?传统的?大团圆的?荒诞的?民族形式的?有象征意义的?
示例4 : (他看着我的作品称赞了我。)但到底是称赞我什么:是有几处画得好?还是什么都敢画?抑或只是一种对于失败者的无可奈何的安慰?我不得而知。
示例5:这一切都是由客观的条件造成的?还是由行为的惯性造成的?
4.2.3.3在多个问句连用或表达疑问语气加重时,可叠用问号。通常应先单用,再叠用,多叠用三个问号。在没有异常强烈的情感表达需要时不宜叠用问号。
示例:这就是你的做法吗?你这个总经理是怎么当的??你怎么竟敢这样欺骗消费者???
4.2.3.4 问号也有标号的用法,即用于句内,表示存疑或不详。
示例1:马致远(1250?一1321),大都人,元代戏曲家、散曲家。
示例2:钟嵘(?一518),颖川长社人,南朝梁代文学批评家。
示例3:出现这样的文字错误,说明作者(编者?校者?)很不认真。
4.3叹号
4.3. 1定义
句末点号的一种,主要表示句子的感叹语气。
4.3.2形式
叹号的形式是“!”。
4.3.3基本用法
4.3.3. 1 用于句子末尾,主要表示感叹语气,有时也可表示强烈的祈使语气、反问语气等。使用叹号主要根据语段前后有较大停顿、带有感叹语气和语调或带有强烈的祈使、反问语气和语调,并不取决于句子的长短。
示例1:才一年不见,这孩子都长这么高啦!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云云
上一篇: 教师招聘考试:文言文实词总结(八)
下一篇: 教师招聘考试:文言文阅读(三)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