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hteacher.net 2024-01-20 13:37 教师招聘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2)针对问题,探究体悟。
①楚王是怎样辱没晏子的?画出有关句子。
明确:句一——“……让晏子从五尺高的洞钻进去”;
句二——“楚王瞅了他一眼,冷笑一声,说:‘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既然有这么多人,为什么打发你来呢?”
句三——“楚王笑嘻嘻地对晏子说:‘齐国人怎么这样没出息,干这种事?’”
(注意体会“瞅”“冷笑”“笑嘻嘻”等词语表现了楚王怎样的心理)
②楚王达到目的了吗?把他每次辱没晏子的结果画出来。
明确:第一次——楚王只好吩咐大开城门,迎接晏子;
第二次——楚王只好陪着笑;
第三次——楚王听了,只好陪不是。
(三句话中都有“只好”,说明了什么?说明楚王作为一国之君,迫于晏子能说善辩的口才,“屡战屡败”,最终只能甘拜下风。)
4.拓展延伸,体会道理
结合课文,体会“侮辱”和“尊重”这两个词语的含义?
明确:“侮辱”出现在文章中的第二段。指欺侮羞辱;使蒙受耻辱。文章(故事)一开始点明楚王对齐国使者晏子的态度——侮辱,并接连通过三个情节(钻狗洞,齐国无人才以及齐国人是强盗)来欺辱晏子。“尊重”出现在文章中的最后一段。指敬重;重视。文章最后指出楚王对晏子的态度转为敬重,可以看出,在其间发生的三个小情节中,晏子是占据主导地位的,占了上风,使得楚王节节败退,从而迫使改变了对晏子的态度。这一点从侧面可以看出晏子能言善辩的才能以及维护国家尊严的精神。
5.小结作业,升华情感
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我们感受到了晏子这类外交大使的能言善辩以及不卑不亢的精神品质。课下同学们发散思维,将文本中的故事任选一个进行改编,下节课与同学一起分享。
板书设计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欣欣
上一篇: 教师招聘小学语文《草船借箭》教案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