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x.hteacher.net 2024-01-21 11:48 陕西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一、说教材
首先,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作为一名老师,我认为对于教材的了解是必不可少的。
《天地之间的歌》是人教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六课的一节欣赏课;作品为C调,2/4拍,情绪活泼,旋律欢快,描绘了青少年探索世间奥秘的故事与场景,表达了勇攀科学高峰的情感。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学会齐唱、合唱、领唱知识,感受青少年探索世间奥秘的精神风貌,提升音乐欣赏技能。
二、说学情
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但要对教材有所了解,还要对学生的情况有清晰明了的掌握,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这样才能了解学生真正的学习需求,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6年级的学生随着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学生的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丰富教学曲目的体裁、形式,增加合唱、乐器演奏及音乐创造活动的分量,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艺术魅力吸引学生。本学段6年级部分学生进入变声期,应渗透变声期嗓音保护知识。
三、说教学目标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以及学情的了解,我设计的教学目标如下:
1.通过学习作品《天地之间的歌》,感受天地之间的奥秘,产生热爱科学,勇攀科学高峰的情感。
2.通过对《天地之间的歌》的欣赏,并配以讨论、分析等活动,学生能够了解合唱等演唱形式,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3.了解合唱等音乐的演唱形式,能够用自己的方式表现热爱科学、勇攀高峰的情感。
四、说教学重难点
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以及教学目标的设立,我确定本节课的重难点:
重点是感受歌曲中热爱科学,勇攀科学高峰的情感,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难点是了解合唱演唱形式,掌握合唱时声部之间的和谐统一。
五、说教法、学法
为了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堂课我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分以下两点:
教法:讲授法、多媒体辅助法等。
学法:自主探究法、小组讨论法。
六、说教学过程
接下来说说我的教学过程,也是本次说课的中心部分。在这一部分主要分成五个环节,分别是新课导入、初步感知、分段欣赏、拓展延伸、小结作业。下面,我将分别来介绍这五个环节:
第一环节是新课导入环节
好的导入是成功的一半,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营造浓郁的音乐课堂氛围,上课伊始,我会用视频方式进行导入,教师播放“神舟九号”腾空瞬间的视频片段,并提问:看完视频有怎样的感受?学生自由回答后总结:“神舟九号”的升空凝结着科学家的智慧,对宇宙的探索,今天就让我们再次走进浩渺的天地之间,顺势揭示课题《天地之间的歌》,由此顺势引入本课课题。
这样设计,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课下到课上形成了自然而生动的过渡。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欣欣
上一篇: 教师招聘面试《丰收锣鼓》说课稿
下一篇: 教师招聘面试《装扮我们的教室》教案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