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gansu.hteacher.net 2024-02-06 11:45 甘肃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一、教学目标
1.感受离妇对丈夫的相思之情及诗人的痛苦忧伤的心情。
2.会认、会写生字词,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文,理解诗文主要内容,对《古诗十九首》有初步的了解。
3.通过以读促悟的过程,理解互文、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的运用,感受叠音词使用的好处。
4.通过体会诗歌充满音韵美和节奏美的艺术特色,提升对古代抒情诗的审美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互文、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的运用,感受叠音词使用的好处。
教学难点:感受诗人的痛苦忧伤的心情。
三、教学方法
谈话法;朗读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上课之前我们一起来看屏幕(多媒体出示牛郎织女的故事动画),同学们都看到了什么呢?有什么想法呢?(学生表达想法)今天我们将邀请来一位诗人,和我们一起来领略他眼中的牛郎织女的故事和他的感想。(板书:迢迢牵牛星)
(二)初读课文,感知诗歌情感基调
1.学生自读课文,圈画出自己不认识的生字词。
2.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标注生字词的读音。
明确:迢tiáo、皎jiǎo、纤xiān、擢zhuó、札zhá、杼zhù
注意朗读的快慢、停顿、语调、轻重音等问题。
3.师生结合书下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字词含义:
迢迢:遥远的样子;
皎皎:明亮的样子;
河汉,即银河;
纤纤:纤细柔长的样子;
擢:伸出;
涕:眼泪;
师生共同翻译诗文。
4.学生自读诗文,谈感受。
明确:从诗文中能够感受到诗人的丰富的情感宣泄于其中。
5.教师讲解《古诗十九首》的基本内容。
明确:《古诗十九首》是乐府古诗,深刻地再现了文人在汉末社会思想大转变时期的社会风貌。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欣欣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