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hebei.hteacher.net 2024-02-08 11:01 河北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53、〖刀枪剑戟〗 成语典故: 却教帐中排开七重刽子手,刀枪剑戟,灿若霜雪。
54、〖大仁大义〗 成语典故: 日行十里,不思进取江陵,甘与同败,此也大仁大义也。
55、〖胆丧心惊〗 成语典故: 袁绍父子胆丧心惊,奔入旧寨。
56、〖低头丧气〗 成语典故: 严畯低头丧气而不能对。
57、〖等闲人物〗 成语典故: 操还营自思:‘孙权非等闲人物……’于是有退兵之意。
58、〖等闲视之〗 成语典故: 汝勿以等闲视之,失吾大事。
59、〖等闲之辈〗 成语典故: 魏有邓艾,足智多谋,非等闲之辈。
60、〖大雨滂沱〗 成语典故: 行了数日,忽值大雨滂沱,行装尽湿。
61、〖大言欺人〗 成语典故: 军败于当阳,詈穷于夏口,亘亘求救于人而犹言不惧,此真大言欺人也。
62、〖地远山险〗 成语典故: 愚有片言,望丞相察之,南蛮恃其地远山险,不服久矣,虽今日破,明日复叛。
63、〖蠹政病民〗 成语典故: 时皓〔孙皓〕居武昌,扬州百姓溯流供给,甚苦之;又奢侈无度,公私匮乏。陆凯上疏谏曰:‘……又左右皆非其人,群党相挟,害忠隐贤,此皆蠹政病民者也。’
64、〖抵足而眠〗 成语典故: 瑜曰:‘久不与子翼同榻,今宵抵足而眠。’
65、〖抵足而卧〗 成语典故: 一日,众官皆散,权(孙权)留鲁肃共饮,至晚同榻抵足而卧。
66、〖灯烛辉煌〗 成语典故: 军士引阚泽至,只见帐上灯烛辉煌,曹操凭几危坐。
67、〖大展经纶〗 成语典故: 先取荆州后取川,大展经纶补天手。
68、〖恩荣并济〗 成语典故: 限之以爵,爵加则知荣,恩荣并济,上下有节,为治之道,于斯著矣。
69、〖恩怨分明〗 成语典故: 某素知云长傲上而不忍下,欺强而不凌弱;恩怨分明,信义素著。
70、〖反败为胜〗 成语典故: 将军在匆忙之中,能整兵坚垒,任谤任劳,使反败为胜,虽古之名将,何以加兹!
71、〖法不徇情〗 成语典故: 居家为父子,受事为君臣,法不徇情,尔直深戒。
72、〖纷纷穰穰〗 成语典故: 孔明端坐于帐上,只见蛮兵纷纷穰穰,解到无数。
73、〖反覆无常〗 成语典故: 操曰:‘袁谭小子,反覆无常,吾难准信。’
74、〖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成语典故: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75、〖封金挂印〗 成语典故: [曹操]因谓张辽曰:‘云长封金挂印,财贿不以动其心,爵禄不以移其志,此等人吾深敬之。’
76、〖反客为主〗 成语典故: 拔寨前进,步步为营,诱渊来战而擒之,此乃反客为主之法。
77、〖凤毛鸡胆〗 成语典故: 羊质虎皮功不就,凤毛鸡胆事难成。
78、〖繁礼多仪〗 成语典故: 今绍有十败,公有十胜,绍兵虽盛,不足惧也。绍繁礼多仪,公体任自然,此道胜也。
79、〖费力劳心〗 成语典故: 吾为汝御敌,费力劳心。汝今积财吝赏,何以使士卒效命乎?
80、〖放龙入海〗 成语典故: 此放龙入海,纵虎归山也,后欲治之,其可得乎?
81、〖逢山开路,遇水叠桥〗 成语典故: 军旅逢山开路,遇水叠桥,岂有泥泞不堪行之理!
82、〖奋武扬威〗 成语典故: [姜维]奋武扬威,杀入魏军之中,左冲右突,魏兵大乱。
83、〖拂袖而起〗 成语典故: 操先见张松人物猥琐,五分不喜;又闻语言冲撞,遂拂袖而起,转入后堂。
84、〖放鱼入海〗 成语典故: 今刘备釜中之鱼,阱中之虎,若不就此时擒捉,如放鱼入海,纵虎归山矣。
85、〖滚鞍下马〗 成语典故: 良久,见一员小将,白袍银铠,滚鞍下马。
86、〖各霸一方〗 成语典故: 方今天下分崩,英雄并起,各霸一方。
87、〖骨颤肉惊〗 成语典故: 却说王甫在麦城中,骨颤肉惊,乃问周仓曰:‘昨夜梦见主公深奥血污……不知主何吉凶?’
88、〖盖地而来〗 成语典故: 汉军大败,后面漫山塞野,黄巾盖地而来,旗上大写‘天公将军’。
89、〖割恩断义〗 成语典故: 自桃园缔盟,誓以同死;今何中道相违,割恩断义?
90、〖股肱心腹〗 成语典故: 先生乃吾之股肱心腹,倘有疏虞,如之奈何?
91、〖葛巾布袍〗 成语典故: 干葛巾布袍,驾一只小舟,径到周瑜寨中。
92、〖国家大计〗 成语典故: 于禁等被水所淹,非战之故;于国家大计,本无所损。
刷题巩固
1、在下列成语故事中,出自《三国演义》的是( )
A.固若金汤
B.初出茅庐
C.殃及池鱼
D.高阳酒徒
解析: 本题为文学常识。
初出茅庐出自明朝·罗贯中的《三国演义》第三章第九回:“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挥如意笑谈中;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B选项正确,当选。
第二步:分析选项
A选项:固若金汤出自《汉书·蒯通传》“必将婴城固守,皆为金城汤池,不可攻也。”后来引申为固若金汤,形容工事无比坚固,排除。 C选项:殃及池鱼出自北齐·杜弼《檄梁文》“但恐楚国亡猿,祸延林木,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排除。 D选项:高阳酒徒出自《史记·郦生陆贾列传》,“复入言沛公,吾高阳酒徒也,非儒人也”,排除。 故本题选B。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云云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