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anhui.hteacher.net 2024-02-17 11:37 安徽教师资格证 [您的教师考试网]
教育学原理
易混淆知识点一:《论语》VS《学记》
人物 相关著作/地位 主要教育思想
教育对象 教育公平 有教无类
孔子最早提出这一思想;朱熹将其概括为:“夫子教人,
孔子 《论语》 因材施教
教学原则 各因其材”
启发诱导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世界最早)
教学相长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
豫时孙摩
《学记》 相观而善之谓摩
人类历史上最早出 循序渐进 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
思孟学派 现专门论述教育问 教学原则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
长善救失
题的著作“教育学的 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
雏形”
课内、课外相结
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藏息相辅)
合
启发诱导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牛刀小试】
1.【单选题】下列教育的论断中,出自《学记》的是( )。A.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B.君子去仁,恶乎成名
C.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D.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记》。《学记》发展了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思想,提出“君子之教,
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ABC 选项出自《论语》。故本题选 D。
2.【单选题】在中国教育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教学相长”思想的教育论著是( )。
A.《论语》 B.《学记》
C.《师说》 D.《大学》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记》。《学记》是罕见的世界教育思想遗产,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其中首次提出“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即教学相长的教育理念。故本题选 B。
3.【单选题】( )篇幅短小,却系统地概括了先秦中国的教育经验,内容涉及教育作用、教育目的、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学原则、教学方法以及师生关系、教师问题等方面。
A.《中庸》 B.《孟子》
~1~
C.《论语》 D.《学记》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记》。《学记》是罕见的世界教育思想遗产,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因此被称为“教育学的雏形”。《学记》全文共 20 节,1229 个字,虽篇幅短小,却系统地概括了先秦中国的教育经验,内容涉及教育作用、教育目的、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学原则、教学方法以及师生关系、教师问题等方面。故本题选 D。
4.【单选题】《学记》中曾说道:“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下列说法与这句话体现的教育目的价值取向一致的是( )。
A.教育的目的是促使个人自我实现 B.教育是为了使青年社会化
C.教育是为了让人发现自己的灵魂 D.教育在它自身以外没有目的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主张确定教育目的不应该从人的本性需要出发,应该从社会需要出发,社会需要是确定教育目的的唯一依据。题干中的话意思是:处于君位的人如果要教化臣民,成其美俗,就一定要通过学习。意思是通过学习的方式教化百姓,符合社会本位论的观点。故本题选 B。
5.【单选题】下列包含“有教无类、博约相依、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等教学主张的著作是( )。
A.《论语》 B.《雄辩术原理》
C.《学记》 D.《理想国》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教育著作。《论语》主要记录的孔子的教育思想,其中包含了“有教无类、博约相依、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等思想,所以 A 符合题干;《雄辩术原理》是西方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也被誉为古代西方第一部教学法论著。《学记》是罕见的世界教育思想遗产,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因此被称为“教育学的雏形”,包括教学相长、长善救失、藏息相辅等教育思想。《理想国》集中体现了柏拉图的教育思想。所以 BCD 不符合题干。故本题选 A。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安徽分校
上一篇: 没有了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