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guizhou.hteacher.net 2024-03-21 20:21 贵州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史料并结合教材内容,可以增强学生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理解,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的深层思维。
(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首先我会这样过渡,引出这部分知识:“改革在农村取得成功,为继续深化改革打下了基础,改革的浪潮从农村涌向城市。”
之后,我会在多媒体上播放《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的纪录片,提出问题:城市改革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让学生同桌之间进行讨论后回答: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要求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
最后,我会进一步提问: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什么?取得了什么成果?
学生回答后我会进一步强调: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1987年,我国工农业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国家财政收入和城乡居民收入都比1978年翻了一番。
【设计意图】通过同桌间相互讨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首先,我会在多媒体上展示《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提问:在90年代初的时候,因为人们对于市场和计划的认识还不够深入,所以改革的步伐受到限制,在这个时候邓小平发表了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思想,改革的目标也逐渐明确,改革的目标是什么时候确立的?具体的目标是什么呢?学生阅读教材后可以归纳出:199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紧接着,我会出示《超市、商场中琳琅满目的商品图片》,提出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有着怎样的作用?学生进一步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解放了中国的生产力、大大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设计意图】通过出示史料,分析问题,可以培养学生分析史料以及运用史料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树立“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意识,从而彰显学科特色。
环节三:小结作业
1.小结:为了检验本课教学效果,我会采取问答方式加以总结。
2.作业:请学生课下搜集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相关资料,对比改革前后的变化,下节课进行交流分享。
【设计意图】开放性的作业,能充分调动学生课后学习的积极性。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云云
下一篇: 教师招聘面试试讲稿:小学语文《一路花香》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