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fujian.hteacher.net 2024-04-13 15:12 福建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六、说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生活实例导入。设悬导入,毛主席诗中曾写道“坐地日行八万里”,可是我们明明每天见到的事物、所在的地点都是一样的,是不是诗里写错了呢?引发学生思考进而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通过设置疑问让学生们产生好奇心,将学生带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提起同学们对地球自转的探究欲。
环节二:新课教学
1.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
【展示活动用具】地球仪
【问题】
(1)请同学们观察老师手中的地球仪分别由哪几部分组成?
(2)该地球仪是否是固定不动的?
【教师活动】拨动地球仪中的地球使其转动。
【学生活动】自主思考,回答。
(1)分别由底座、半弧形的外圈、一根固定轴及一个小地球组成;
(2)其中的小地球是可以转动的。
【师生共同总结】其实生活中,我们的地球也并非固定不动的,它就像我们的地球仪一样是会转动的。
【教师活动】可是它究竟是怎样进行转动的呢?请两位同学上台分别旋转这个地球仪,其他同学观看两位同学是否出现错误。
【学生活动】实验,自主思考,回答。
【师生共同总结】地球仪上的地球是围绕固定轴进行旋转的,我们所生活的地球同样也有一根地轴,地球也无时无刻不在绕着地轴进行旋转运动,旋转时分为两个方向,而正确方向则是自西向东不断旋转。
【设计意图】通过实际操作、实验活动、自主思考让同学们将抽象的知识转化成可见的具象的知识,方便学生理解记忆。
2.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展示活动道具】手电筒及地球仪
【实验活动】请两个同学上台,一个同学手持手电筒,打开手电筒照射小地球的一面,关闭后再次打开,另一个同学旋转地球仪中的小地球。
【问题】小地球发生了什么变化?
【学生活动】自主思考,回答。当有光源照射在地球上时,小地球仪被照射的一面变亮而另一面则为暗。
【教师总结】地球表面也有光源照射,就是太阳光。同时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正是因为它不能被阳光穿透,因此在任何时刻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被太阳照亮的半球为白昼,未被太阳照亮的半球为黑夜。而区分白昼和黑夜的那一个圆圈所在的界线则是晨昏线。
【设计意图】通过实验活动探究,让同学们将抽象的知识转化成可见的具象的知识,方便学生理解记忆。
【教师设置问题】
(1)地球是不断旋转的,地球自转一周需要多长时间?
(2)地球的自转会对白昼和黑夜有什么影响?
(3)不同的地区会有不同的时间,比如纽约时间、北京时间、伦敦时间等,这又是为什么?
(4)两个极点(北极点、南极点)是否产生“运动”?
【学生活动】自主思考,小组讨论,总结归纳,回答。
【教生共同总结】
(1)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为24小时,也就是一天。
(2)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且由于地球自西向东旋转因此太阳东升西落。
(3)地球上不同经线所经历的白天黑夜不同,因此出现了不同地区时间差异。
(4)两个极点进行旋转运动。
(5)由于地球的自转导致我们每天坐在这里学习的同时也“日行万里”。
【设计意图】让学生们分小组进行讨论探究,加强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们的地理思维,教师加以引导,体现学生为主体的地位。
环节三:巩固提高
完成课后阅读材料“是天转还是地转”,了解伟大的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以及“日心说”和“地心说”。
【设计意图】开阔视野,了解地理的神奇之处,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请学生分享总结本节课的知识要点。
【设计意图】总结式的结课方式,让学生在总结中思考本节课所学知识,自我归纳,自主学习,增强学生的地理思维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作业:
(1)让同学们回家之后自己动手进行本次课上的实验,重温知识。
(2)收集地球自转的其它地理意义。
【设计意图】有助于巩固本节课所学习的知识,增进学生对于地球自转地理意义的理解,提高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七、说板书设计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欣欣
上一篇: 教师招聘面试初中地理《板块的运动》说课稿
下一篇: 教师招聘面试高中体育《短距离跑》教案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