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chongqing.hteacher.net 2024-04-16 10:55 重庆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一、说教材
过渡语:教材是连接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桥梁,首先来谈一谈我对教材的理解。
本课来自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主要有三个字目,分别是“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和“沙俄侵占北方大片领土”,分别涉及到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影响。本课上承第一次鸦片战争,下接中日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构成了完整的近代屈辱史。学习完本课,有利于学生对近代屈辱史进一步了解,完善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程的知识构建。
二、说学情
过渡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要上好一堂课必须要对学情有所把握。
八年级的学生通过一年的历史学习,对历史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也掌握了初步的学习历史的方法。但是由于近代史的渐进性、复杂性、联系性,学生对于这一时期的历史把握不准确。因此我在授课过程中要采取多样的教学方法,以解决学生的知识短板,提升学习历史的综合能力。
三、说教学目标
过渡语:结合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情况,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说出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背景;概括出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过程以及《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内容;分析出第二次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通过史料分析《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内容,培养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证据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本课,正确认识到英法俄等国的侵略行为给近代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体会到近代国家主权丧失的屈辱感,激发爱国情感。
四、说教学重难点
过渡语:教学目标确定以后,我的教学重难点也就显而易见了。
【重点】
《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内容。
【难点】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五、说教法学法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将采用史料教学法、小组讨论法、情景教学法等教学方法。
六、说教学过程
过渡语:接下来就进入了本次说课的核心环节,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好的导入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我采取多媒体导入的方式。我会在多媒体展示圆明园遗址的图片,并提问:在哪一次战争中遭到毁灭性的打击?学生回答之后我会这样引导: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给中国又带来怎样的影响?顺势引入新课。
【设计意图】展示图片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更加清晰的了解圆明园遗址的残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设疑导入的方式能够为课堂制造悬念,烘托氛围。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背景
首先,我会展示鸦片战争前后英国对华贸易统计图并提问:为什么在1847年后英国对华贸易额反而下降了?学生结合课本内容回答问题:因为中国自然经济对外来商品进行顽强抵抗。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我将明确出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云云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