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chongqing.hteacher.net 2024-04-16 10:59 重庆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三)品析语句,合作交流
1.学生自读课文,思考:“春城无处不飞花”中的“飞”换成“开”好不好,为什么?
明确:“开花”和“飞花”都是表示动作的词语和自然景物的结合,“开花”只是表示自然界中最自然的状态,而“飞花”更能表现出强烈的动态感,最大限度的体现出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象,“飞花”写出了在春天里落花随风起舞的美丽景象。(板书:飞)
2.学生默读课文,思考:在“寒食东风御柳斜”这一句中你都读出了什么呢?
明确:通过“斜”字可以看出将无形的“东风”化为有形,这东风既纷飞了柳絮,也将柳枝吹的飘浮起来,描摹了这样一个暮春时节的白日景象。(板书:斜)
3.教师讲解寒食的节日习俗,提问:寒食节的夜晚王公贵族是如何度过的?
明确:到了夜晚,皇宫传送蜡烛赏赐王侯近臣,他们都可以点灯来度过这一天。
4.学生朗读课文,思考:从哪里可以看出来权贵豪门也可以这样过寒食节的?看到这样景象的百姓心里会有什么想法?
明确:通过“轻烟散入五侯家”这一句可以看出,权贵豪门可以和皇宫中的天子一样,可以不必黑暗度日,而城中的百姓们只能吃冷食、禁用火来过寒食节。(板书:权贵豪门)
5.学生讨论,探讨:从这里可以读出诗人对当时制度什么样的态度?
明确:通过全文的学习,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封建统治的腐败做出了含蓄、委婉的讽刺,运用讽刺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汹涌澎湃之情。(板书:讽刺)
(四)拓展延伸,小结作业
1.教师配乐,学生集体朗读,要求读出感情、气势,注意字音正确、停顿位置等问题。
2.学生总结,教师补充,共同得出:通过本篇诗文的学习,可以学习到寒食节的相关知识,还可以看到不同的人在寒食节是如何度过的,更体会到了诗人对于当时的贵族阶级的讽刺与不满,学习到了讽刺手法。
3.作业:背诵本诗;课下搜集诗人韩翃的其他诗篇,品析写作内容的异同。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本文是一首诗歌,因而重心在朗读上。针对本堂课的教学,应抓住感情的特点,从诗人的抒情方式入手,引导学生在多种朗读形式的过程中,深切地感受到百姓与权贵豪门待遇的不同。并且在课堂中要充分运用多样性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能够将自己充分融合在文本中、在课堂中。因而本节课实现了三维目标的学习,充分提高了学习的能力。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云云
上一篇: 教师招聘面试答辩:《寒食》—小学语文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