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hteacher.net 2024-04-22 16:28 中国教师资格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1.题目:欣赏教学试讲
2.内容:《彩云追月》
彩云追月
3.基本要求:根据指定内容进行片段教学设计与试讲(约10分钟)
(1)展示欣赏课的教学过程;
(2)依据谱例边弹边哼唱旋律;
(3)依据谱例边哼唱旋律边指挥;
(4)配合教学内容适当板书。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民乐合奏《彩云追月》,感受乐曲所表现的幽静的夜幕背景下,云月相逐、相映成趣的意境。
2.在聆听、对比与实践中,了解《彩云追月》主题旋律以及演奏乐器。
3.通过熟悉旋律,感受画面,为歌曲创编歌词,并尝试表演出来。
4.了解《彩云追月》旋律的节奏特点及五声调式特点,以及笛子、二胡、萧、琵琶乐器的音色特点。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够哼唱乐曲主题旋律,分辨主奏乐器的音色。
难点:感受不同乐器演奏的不同效果。
三、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教师在多媒体播放小提琴版《彩云追月》,并且提问:这首乐曲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呢?
学生自由发言。(小提琴)
教师进行总结:这是一首民乐作品,用西洋乐器演奏出来别有一番风味。
顺势引入课题民乐合奏《彩云追月》。
(二)新课教学
1.初听作品
教师播放作品,并引导学生说一说曲作者任光。
2.复听作品
教师通过多媒体播放作品,提问学生了解作品背景有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介绍:《彩云追月》最早见于清代,系著名的粤音曲谱,其风格轻快独特,描写了小市民的平凡生活,彰显了典型的广东民间音乐风格。
3.深入赏析
(1)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音频,引导学生聆听音频并哼唱歌曲,并提问学生:旋律的情绪是怎样的?速度是怎样的?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作品的是抒情、优美地,速度是中速稍慢的。
(2)教师再次播放作品,提问学生:乐曲的主旋律一共出现了几次?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乐曲的旋律一种出现了两次。每次旋律再现都有不同的乐器进行主奏,也会有不同的情绪表达。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欣欣
上一篇: 教师资格面试初中音乐《小放牛》教案
下一篇: 教师资格面试高中信息科技教案汇总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