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hteacher.net 2024-04-24 15:18 中国教师资格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生态系统的组成。
难点:培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展示稻田养鱼的图片,提问学生:稻田中所有的草鱼、稻田中所有的生物、以及整块稻田,分别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中的哪个层次?学生根据已学知识回答: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引出生态系统,回顾生态系统的概念,提出疑问生态系统中有生物有非生物,这些生物与非生物之间有什么关系呢?由此引出本节课课题。。
(二)新授
回顾上节课内容生态系统的概类型,学生熟悉前面学过的基础知识,教师展示生态系统的图片,以池塘生态系统为例,分析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学生观察池塘生态系统图片,结合课本内容,分小组讨论问题:该池塘生态系统有几个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这些生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小组汇报,教师提示学生回答完善,并作完整的总结。学生清楚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引导学生再来思考一个问题:生产者、消费者以及分解者他们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
同桌之间可以相互讨论,教师辅助学生得出答案: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固定在有机物中,太阳能变成化学能从而被动物所利用,消费者通过新陈代谢,能够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比如二氧化碳,这些无机物排除体外又可以被生产者重新利用,能够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而且对于植物的传粉和种子的传播也具有重要作用。分解者将动物、植物的遗体和排泄物分解成无机物,若没有分解者,遗体和排泄物就睡堆积如山,生态系统就会崩溃。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是紧密联系、缺一不可的关系。
(三)巩固
学生能画出生产者、消费者以及分解者之间的关系图。教师依据情况点评。
(四)小结
引导学生分享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再次明确和记忆本节课重点内容。
(五)作业
课下活动: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分别扮演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说说分别代表谁,有什么作用。下节课大家一起来分享。
四、板书设计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欣欣
下一篇: 教师资格面试高中信息科技教案汇总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