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hteacher.net 2024-05-23 13:58 教师招聘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考点1:体育课
(1)体育课分为:体育与健康理论课和体育与健康实践课(新授课、复习课、综合课和考核课)两大类。体育实践课的基本结构一般可以分为: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
(2)体育实践课的密度,亦称一般密度或综合密度。其中密度又分为综合密度和运动密度两种。运动密度又称练习密度,是练习时间与上课总时间的比例。
考点2:动作技能形成的阶段
(1)认知定向阶段(泛化阶段):练习者的神经过程处于泛化阶段,多余动作较多,动作僵硬和不协调。教师应抓住动作的主要环节和学生在掌握动作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教学,不应过多地强调动作细节。
(2)动作的连结阶段(分化阶段):在此过程中教师应特别注意错误动作的纠正,让学生体会动作的细节,促进分化抑制进一步发展,使动作趋于准确。
(3)协调完善阶段:动作自动化是指动作可以在无意识的条件下完成。
考点3:影响运动技能形成的因素
(1)内部因素:经验与成熟度;智力;个性;运动能力;
(2)外部因素:指导与示范;练习;反馈。
考点4:运动系统
(1)运动系统的组成:由骨、骨连接和骨骼肌组成,骨是运动的结构基础,关节可约束环节做各种转动,骨骼肌是完成运动的关键。
(2)骨:增粗取决于膜内成骨方式;长长取决于软骨内成骨方式。影响骨生长的因素,种族、遗传和激素的作用是内因;营养、维生素、机械力和体育锻炼是外因。
(3)肌肉:物理特性有伸展性、弹性和粘滞性。粘滞性与温度的变化有关系。体温升高,粘滞性下降;体温低时,粘滞性升高。肌肉的生理特性有兴奋性、收缩性和传导性。
考点5:三大供能系统
(1)磷酸原系统,供能在6—8秒时达到最大值,一般在10秒内耗尽。如:举重、投掷项目属于磷酸原供能系统供能。
(2)酵解能系统,供能在30秒-2分钟左右时为供能高峰值,如:200米跑、100米游泳、1分钟跳绳等。
(3)氧化能系统,维持运动的时间较长(糖类可达1.5-2小时,脂肪可达更长时间),糖类是长时间运动的主要能源。
责任编辑:欣欣
上一篇: 甘肃省特岗教师考试考前考点-音乐1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