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hteacher.net 2024-05-28 17:51 教师招聘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二、填空题(共5题,每空1分,共14分)
14.《红与黑》是________(国籍)作家___________(作家名)的作品,其主人公是________。
15.下列对联中涉及到的名人,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功名事业清流山;道德文章丰乐亭
(2)狂到世人皆欲杀;醉来天子不能呼
(3)世事洞明皆儿女情事;人情练达即释道真理
16.李商隐《锦瑟》中借鲛人泣珠和良玉生烟的典故抒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狂风停止之后云层变得墨黑,天色渐渐暗下来,引出下文屋破又遭连夜雨的境况。
18.为庆祝建校80周年,学校“梦笔生花”文学社社刊决定扩版,需招聘编辑。下面是本次招聘的相关文字,共有四处不妥当,请指出并改正。
招聘启示
我校“梦笔生花”文学社曾荣获市“十佳文学社团”,出于社刊《梦笔生花》扩版的需要,现从全校同学中诚聘5名文字编辑。要求具备较扎实的文字功底,具有文稿评价和雅正的能力。有意者请到文学社活动室报名,报名截止时间为4月25日下午5时,过了期限不再接受报名。录取结果将在5月初宣布。
××中学“梦笔生花”文学社
2021年4月16日
三、阅读题(共3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9—22题。(共14分)
郑冲,字文和,荥阳开封人也。起自寒微卓尔立操清恬寡欲耽玩经史遂博究儒术及百家之言有姿望动必循礼任真自守不要乡曲之誉由是州郡久不加礼。及魏文帝为太子,搜①扬②侧③陋,命冲为文学,累迁尚书郎,出补陈留太守。冲以儒雅为德,莅职无干局之誉,箪食媪袍,不营资产,世以此重之。大将军曹爽引为从事中郎,转散骑常侍、光禄勋。嘉平三年,拜司空。及高贵乡公讲《尚书》,冲执经亲授,与侍中郑小同俱被赏赐。俄转司徒。常道乡公即位,拜太保,位在三司之上,封寿光侯。冲虽位阶台辅,而不预世事。时文帝辅政,平蜀之后,命贾充、羊祜等分定礼仪、律令,皆先谘于冲,然后施行。
及魏帝告禅,使冲奉策。武帝践祚,拜太傅,进爵为公,顷之,司隶李憙、中丞侯史光奏冲及何曾、荀顗等各以疾病,俱应免官。帝不许。冲遂不视事,表乞骸骨。优诏不许,遣使申喻。冲固辞,上貂蝉印绶,诏又不许。泰始六年,诏曰:“昔汉祖以如人善任,克平宇宙,推述勋劳,归美三俊。遂与功臣剖符作誓,藏之宗庙,副在有司,所以明德庸④勋,藩翼王室者也。昔我祖考,遭世多难,揽授英俊,与之断金,遂济时务,克定大业。太傅寿光公郑冲、太保郎陵公何曾、太尉临淮公荀顗各尚德依仁,明允笃诚,翼亮先皇,光济帝业。故司空博陵元公王沈、卫将军钜平侯羊祜才兼文 武,忠肃居正,朕甚嘉之。”
九年,冲又抗表致仕。明年薨。帝于朝堂发哀,追赠太傅,赐秘器,朝服,衣一袭,钱三十万,布百匹。谥曰成。
(节选自《晋书·郑冲传》)
【注】
①搜:寻找。
②扬:选拔、举荐。
③侧:同“仄”。侧陋:隐伏,卑微,引申指地位低微。
④庸:古同“佣”,雇佣,任用。
1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起自寒微/卓尔立操/清恬寡欲/耽玩经史/遂博究儒术及百家之言/有姿望动/必循礼任真自守/不要乡曲之誉/由是州郡久不加礼/
B.起自寒微/卓尔立操/清恬寡欲耽玩/经史遂博/究儒术及百家之言/有姿望/动必循礼/任真自守/不要乡曲之誉/由是州郡久不加礼/
C.起自寒微/卓尔立操/清恬寡欲耽玩/经史遂博/究儒术及百家之言/有姿望动/必循礼任真自守/不要乡曲之誉/由是州郡久不加礼/
D.起自寒微/卓尔立操/清恬寡欲/耽玩经史/遂博究儒术及百家之言/有姿望/动必循礼/任真自守/不要乡曲之誉/由是州郡久不加礼/
2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出,指从京城调出,到地方为官。文中郑冲由京官尚书郎补任地方官陈留太守。
B.朕,我,我的。秦以前,不论尊卑,皆自称朕;后自秦始皇起,用为皇帝自称。
C.致仕,指古代官员自请加职或升职。文中郑冲致仕是想为国家担负更重的责任。
D.秘器,指棺木。郑冲去世时,武帝为了表示对郑冲的恩宠,赐给他棺木以安葬。
2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世以此重之 重:看重
B.皆先谘于冲 谘:咨询
C.遣使申喻 喻:比喻
D.翼亮先皇 翼亮:辅佐
22.将文中的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及高贵乡公讲《尚书》,冲执经亲授,与侍中郑小同俱被赏赐。
(2)昔我祖考,遭世多难,揽授英俊,与之断金,遂济时务,克定大业。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23—24题。(共8分)
秋风(其二)
杜甫
秋风淅淅吹我衣,东流之外西日微。
天清小城捣练急,石古细路行人稀。
不知明月为谁好,早晚孤帆他夜归。
会将白发倚庭树,故园池台今是非。
2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诗的第一句直陈题目,写秋风的声响,又以“我衣”二字代人入境,让人似感身上寒意,为全诗奠定基调。
B.第二句为诗人远望所见,逝水滚滚东流,残日西堕,光线微弱,让人顿生暮年如是、桑榆晚景的感伤。
C.第三、四两句写秋风起天气清,风中传来声声急促的戍军练兵之声,山高路窄,小径少人行,四周一片寥落。
D.诗的前四句重在写景,诗人身上所感到的,眼中所见到的,耳中所听到的,天地四方,暮景处处,寒冷凄绝。
24.有人说,诗歌的后四句诗人抒发思归之情,“悲中有乐,乐而更悲”,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责任编辑:欣欣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