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hteacher.net 2024-06-06 16:53 教师招聘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26.对于老师讲过的知识,老师说了很多遍,学生考试还是出错,你认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数学】
【参考解析】
教师讲过多遍原题,班上还有学生考试出错,假设学生未放弃学习,我们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思考这个问题。
一是教师归因有问题。老师可以换位思考,题已经讲过多遍学生仍然不会,造成这样局面,师生双方皆有责任,不能树立我只管讲,会不会是学生的事,即把责任全部推卸到学生身上,这于事无补。
二是教师讲的方式不恰当。有的老师一个题目快速讲多遍,并且一遍比一遍语速快,慢慢讲时学困生还听不懂,快讲他们更听不懂;再加上会的学生回答会造成干扰,学困生想听也听不好。有的老师讲题时用同样方法讲多遍,因学生学习方式有视觉、听觉、触觉、混合型等,因此,不适合这种方法就学不会。有的老师讲题时把读题、找关键信息、建模,甚至问题陷阱等都代替学生分析了,最后把最简单计算让学生去做,这样,学生解决问题思维过程是不完整的,关键环节是弱化的,考试出错再正常不过了。所以快速讲多遍,不如步步清慢慢讲一遍;用一种方法讲多遍,不如用多种方法讲一遍;一定要让学生经历完整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试错中成长。
三是讲题时学生自身就似懂非懂。上次错了,这次还错,若两次错因相同,表明他一直没听懂;若两次错因不同,表明他没能实现对新知的自我建构和深度理解,说白了他没从本质上理解。
四是纠错不到位。要么缺少规范订正,如小题没当成大题订;要么对“错点”一知半解,对错因描述有误等。因此,建议让出错的学生从错因、正确解法向同伴讲两遍,试想,若他能讲明白,表明他真弄懂了,若讲不明白,表明他还不真懂!
五是巩固强化不到位。要么对本题涉及知识点没查漏补缺,要么缺少同类题巩固,要么对错题本上错题缺少多次消化。正如一位老师的观点:从懂到会,从会到对,从“对一次”到“次次对”需要“学而时习之”,这中间注定要有一个“练习一出错一纠错一熟练”的过程。所以避免学生出现重复性错误,真的需要纠错,巩固性纠错、变式纠错、根上纠错、持续性纠错。
六是学困生元认知出了问题。学困生缺成成长型思维意识,有的自我定性为脑子笨学不会;有的一读题,读不懂,立马大脑关机,不再思考。这类学生不改变他自我系统、元认知系统,直接从认知系统切入学习,想上他学会是相当艰难的。
所以,如果再遇到讲过多遍原题学生还是一再出错的情况,老师可能需要不仅从学生角度,也要多从自己的角度反思。
责任编辑:欣欣
上一篇: 海南特岗教师招聘面试试题演练25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