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guangxi.hteacher.net 2024-06-09 17:04 广西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环节二:新课教学
1.有性生殖
用多媒体展示桃花的结构模式图,让学生边回忆边将有关的结构名称填写在教材第3页图7-1的相应位置上。在引导学生填图的过程中,提出下列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
(1)在被子植物的生殖器官——花中,哪些结构是最重要的?
(2)雌蕊和雄蕊的结构是什么样的?
(3)受精卵和受精极核是如何形成的,二者分别发育成什么结构?
(4)胚和胚乳对植物的繁殖有什么意义?
(5)在桃花形成子代的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两个细胞是什么?由这两个细胞结合后形成的受精卵,发育成为一个新个体的过程属于什么方式的繁殖?
通过填图及思考回答问题,最终师生共同得出结论,即这种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有性生殖的后代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
2.无性生殖
首先,学生自主学习,阅读课本,观察椒草和马铃薯的发育过程:
①椒草:在锥形瓶中直接插入椒草,培养一段时间,在叶炳处能生出新根,并能长成新植株。
②马铃薯:马铃薯块茎的芽眼中会长出芽和根,把它们直接切下来,移栽就可以长成新个体。
其次,根据阅读,提出问题:
①这些植物的生殖方式有什么共性?
②生活中还有哪些植物能以类似的方式进行生殖?
③植物既能进行有性生殖,又能进行无性生殖的特性有什么适应意义?
利用层层递进的问题,引出无性生殖的概念: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这种生殖方式称为无性生殖。无性生殖的后代只具有母体的遗传特性。
通过以上教学,既能提高学生的分析、归纳总结能力,又能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知识,达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环节三:巩固提升
在课程的最后,再次提问学生上课前老师提出的问题现在有答案了吗?学生能够回答出,竹是很少开花的植物,它们大部分时候通过地下的根状茎(竹鞭)进行无性生殖。竹鞭有节,节部有芽和退化的叶,并可生根。有的芽长成新鞭,在土壤中蔓延生长;有的芽发育成笋,出土长成茎干并逐渐长成竹。郁郁葱葱的竹林多是通过无性生殖形成的。竹也可以进行有性生殖,即竹子开花、结果并产生种子。开花后的竹林会大面积死去,而有性生殖产生的种子会繁衍成新的竹林。繁殖方式的交替可使竹子适应环境的变化。由于通过有性生殖产生新竹林需要一个过程,在新旧竹林交替之际,以竹子为主要食物的大熊猫会发生食物短缺,从而危及大熊猫的生存。
在课程的最后,通过解决导入提出的问题,一方面可以前后呼应,有始有终;另一方面也可以检测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
环节四:小结作业
课的结尾,提问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尝试说出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概念,及其生殖的后代具有的遗传特性?(学生能回答出:有性生殖是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有性生殖的后代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而无性生殖是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这种生殖方式的后代只具有母体的遗传特性。)
最后教师布置作业,无性生殖在农业生产上有着很广泛的应用,同学们课后搜集生活中的一些实例,下节课我们进行交流分享。
通过师生共同总结的方式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回顾,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同时提高学生的概括总结能力。课后搜集生活中的具体实例,为下节课学习无性生殖的应用奠定基础,提高学生对生物学的热爱。
七、说板书设计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欣欣
上一篇: 教师招聘面试《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说课稿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