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hteacher.net 2024-07-11 15:35 教师招聘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易错考点085—秦代官方的通行文字】
秦代施行“书同文”政策,秦丞相李斯主持统一全国文字,以“小篆”推行天下。小篆也称“秦篆”,是秦国的通用文字,在汉文字发展史上,它是大篆到隶书、楷书之间的过渡书体。
小篆的字体特点:笔法单纯,只有直、弧两种笔画,粗细一致,笔笔中锋,以圆画为主,多圆而无方折。字体长方,结构严谨,追求对称。章法讲求规整、纵横有度,整体布局整齐而统一。
易错指数:★★★★
【试题过关·单选】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确定了秦代官方的通行文字。这种文字的字体是( )。
A.草书 B.甲骨文
C.楷书 D.小篆
【答案】D。秦统一后的文字称为秦篆,又叫小篆,是在金文和石鼓文的基础上删繁就简而来。故本题选D。
【易错考点086—“入木三分”的故事】
相传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木工刻时,发现字迹透入木板三分深。形容书法极有笔力。现多比喻分析问题很深刻。出处唐·张怀瓘《书断·王羲之》:“王羲之书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
易错指数:★★★★
【试题过关·单选】“入木三分”形容的是( )艺术。
A.陶瓷 B.雕刻
C.绘画 D.书法
【答案】D。“入木三分”形容书法笔力刚劲有力,也比喻对文章或事物见解深刻、透彻。出自唐朝·张怀瓘的《书断·王羲之》“晋帝时祭北郊,更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
故本题选D。
【易错考点087—生宣纸的用途】
古时作画除了绢以外,主要用宣纸。宣纸“始于唐朝,产于泾县”,因唐朝泾县纸集中在宣城发货,因名宣纸。宣纸有易于保存,经久不脆,不会褪色的特点,故有“纸寿千年”之美誉。按洇墨程度分类分为生宣、半熟宣和熟宣。生宣吸水性和沁水性都很强,易于产生丰富的墨韵变化,写意画多用它。熟宣经明矾涂过,故纸质较生宣为硬,吸水能力弱,墨与色都不会洇散开来,因此适宜于工笔画,其缺点是久藏会“漏矾”或脆裂。熟宣可以再加工,可以添加云母、冷金、洒金制成罗纹、虎皮等花色纸。半熟宣由生宣加工而成,吸水能力在两者之间。
易错指数:★★★★
【试题过关·单选】写意图画一般是用( )来创作的。
A.图画纸 B.毛边纸
C.生宣纸 D.熟宣纸
【答案】C。宣纸分为生宣、半熟宣和熟宣。生宣吸水性和沁水性都很强,易于产生丰富的墨韵变化,写意画多用它。熟宣经明矾涂过,纸质较生宣为硬,吸水能力弱,墨与色都不会洇散开来,因此适宜于工笔画。B项,毛边纸是一种用于印刷古籍和毛笔书写的纸。用竹纤维制成,色浅黄,质柔韧,吸水性强。相传明末毛晋印书用纸在江西特造,厚者称“毛边”,薄者称“毛太”,毛边纸之名本此。为旧时用途最广的手工制纸。故本题选C。
【易错考点088—篆刻常见刀法】
刀法是完成篆刻的手段,篆刻所使用的刻刀被称为“刀笔”,刻制时应“使刀如笔”。流传至今最主要的两种刀法是冲刀法与切刀法。除此之外还有单刀法、双刀法等。
冲刀:冲刀是刀锋入石后由右至左,或者向身体的反方向直接冲刻。刀锋向外,刀杆微卧,与印面形成一定角度,初学这种刀法不要用力过猛,以免滑出印面伤手。冲刀线条简洁、爽利,但处理不当会导致缺乏韵致而少含蓄,线条生硬。
切刀:切刀就是将刀锋切入石面,然后顺着笔画的方向一起一伏地切刻前进。这样切刻出来的线条留有刻刀逐步移动时明显的痕迹,显得沉稳苍厚。不过要注意避免拖沓的弊病。
易错指数:★★★★
【试题过关·单选】篆刻刀法风格各异,流传至今最主要的两种刀法是切刀法与( )。
A.斜刀法 B.冲刀法
C.刻刀法 D.平刀法
【答案】B。篆刻所使用的刻刀被称为“刀笔”,刻制时应“使刀如笔”。篆刻刀法风格各异,流传至今最主要的两种刀法是切刀法与冲刀法。
切刀法。切刀就是将刀锋切入石面然后顺着笔画的方向一起一伏地切刻前进,犹如一个人在沼泽地里行走,一步步拔腿向前搬动。这样切刻出来的线条留有刻刀逐步移动时明显的痕迹,显得沉稳苍厚。冲刀法。冲刀,顾名思义就是刀锋入石后由右至左,或者向身体的反方向直接冲刻。故本题选B。
责任编辑:欣欣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