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hubei.hteacher.net 2024-08-05 16:01 湖北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一、教学目标
1. 能定性的分析火车外轨比内轨高的原因;能定量分析汽车过拱形桥高点和凹形桥低点的压力问题。
2.通过分析生活中常见的圆周运动,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乐于探究日常用品或新产品中的物理学原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向心力是一种效果力。
【难点】正确认识向心力的来源及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向心力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
教师播放视频:火车转弯与火车轨道。
提问学生:为什么火车内、外轨道的高度略有不同?顺势导入课堂。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火车转弯
教师提问:什么是向心力?向心力表达式怎样?
学生通过回顾之前的知识进行作答。
教师提问:(1)当火车在转弯时,是什么力提供向心力?(2)如果转弯处内外轨道一样高,火车能否顺利转弯?为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得出结果:转弯时是由火车的重力与支持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若是内外侧轨道一样高,火车转弯时,外侧车轮的轮缘挤压外轨,使外轨发生弹性形变,外轨对轮缘的弹力是火车转弯所需向心力的主要来源,但由于火车质量大,这样做可能使车轮受损,火车侧翻。
教师通过画模型图,引导并推出公式:
得出结论:在修筑铁路时,须根据转弯处轨道的半径和规定的速度,适当地选择内外轨的高度差。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云云
上一篇: 教师招聘考试语文《小摄影师》教学设计
下一篇: 教师招聘考试《春节到》说课稿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