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gansu.hteacher.net 2024-08-06 15:13 甘肃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教学目标:
1.理解“铭”这种文体,能借助注释疏通课文大意,掌握重点词句意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朗读、品析作者托物言志的手法
3.体会语言的巧妙,感受语言的魅力,体会作者的高洁品质。
教学重点:
1.理解“铭”这种文体,能借助注释疏通课文大意,掌握重点词句意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朗读、品析作者托物言志的手法。
教学难点:
体会语言的巧妙,感受语言的魅力,体会作者的高洁品质。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这里为第一课时,如果题目要求第一课时,涉及文体、作者、疏通文意重点虚实词和句子,朗读时体会韵律美)
自古以来,清高孤傲之人不少见,但敢于将自己和仙、龙相提并论,并且直言自己品德馨香的人却真是少之又少。同学们,请看PPT这幅图——“惟吾德馨”,大家知道“惟吾德馨”是什么意思呢?只是我品德高尚。刘禹锡如此“自恋”,甚至不怕得罪人,终极目的竟是留铭文颂扬一居陋室。这陋室是何模样?我们不妨先去寻访。
第二课时导入:图片导入,进入新课
同学们,请大家观看,图上是刘禹锡的居所,看到这样的居所,老师看到大家很疑惑,一代大家,竟然住这么破的屋子,那么,老师想问问大家:如果有一间富丽堂皇的屋子,可是要得到它却要说违心话,做违心事,甚至卑躬屈膝。另一间屋子较为简陋,甚至有点破烂,但是门前草色青青,每天过得自由自在很舒心,那么你会选择那一间呢?大家的答案都与刘禹锡不谋而合,那我们这节课接着来学习下面的内容。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提问:文章题目是什么意思?关于“铭”你又了解多少?
明确:题目的意思是“为陋室而作的铭文”。“铭”是指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2.提问:课前已经预习过课文,说一说你认识的刘禹锡?
明确:唐代诗人,哲学家,字梦得,他热心王叔文的政治改革,改革失败后多次被贬,这篇文章是他被贬和州刺史时写的。
3.提问:自由读课文,划分节奏,找出韵脚。
要求:同桌互相讨论。
明确:节奏——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韵脚——名、灵、馨、青、丁、经、形、亭。
4.教师出示舒缓优美的古筝音频,学生合着音乐将文章读顺、读优美。
5.ppt出示文言重点字词,提问学生意思。
明确:名——出名,词类活用;馨——品德高尚;劳——使……劳累,使动用法;何陋之有,之——宾语前置;无丝竹之乱耳,之——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表示舒缓语气。
6.以小组为单位,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三、研读课文,深入分析(题目要求讲第二课时,此部分可作为第二课时来讲,可挑出重要段落来讲出亮点,根据考情增减)
第一:划分层次,找出中心
1.提问:文章可以划分为几个层次,文章的观点句是什么?
要求:学生自由读课文,用笔在文章中圈画
明确:三个层次——点明观点、论述观点、总结观点。文章的观点句出现在第一层次“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提问:作者是如何引出观点句,这句话有何特点?
要求:学生回答,教师课件出示
明确:“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山”、“水”来比“室”,用“不在高,不在深”比“陋”。用“仙”、“龙”来比“德”,用“名”和“灵”来比“馨”。“馨”字画龙点睛,统领全篇。
第二:景色之雅
1.提问:陋室的环境如何?
明确:“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视觉的感受,台阶上生绿苔,窗前门旁的草长的已经很茂盛——说明已经很久没有人居住,居住的环境比较幽静。
2.提问:陋室在主人的眼里是不是也很简陋?你从哪看出来的?同时找一找这句话还用到了什么手法?
明确:不是,“上”“入”采用拟人的手法,赋予苔藓、草色以人的灵性,“苔藓”也想从台阶爬到陋室,听听主人在说什么;“草”也想从窗户窥视主人在做什么。这样把苔藓和青草写活了。我们就不觉陋室环境凄凉,反而能感到一种生机盎然、春意正浓的优雅环境,流露出作者的喜悦。
第三:交往之雅
1.提问:陋室主人都和什么人交往?
要求:学生自由读课文,并进行圈画
明确:“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这是一些学识渊博、才华出众之人。
2.提问:作者为什么要刻画这些人?
要求:小组讨论
明确:这些人衬托主人的德才兼备,表明主人高雅脱俗。
第四:情趣之雅
1.提问:朋友走了之后,作者的生活又是怎样的?
明确:“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主人生活的情趣——弹琴、看佛经、没有纷乱之音乐,没有繁冗的公文劳累。
2.提问:你有什么发现?
要求:PPT出示“调素琴”“阅金经”和“丝竹之乱”“案牍之劳形”这两行字,
明确:一正一反,正面写出了作者情趣的高雅脱俗,反面写出了作者不受世俗羁绊。
3.提问: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品性?
明确:恬淡闲适、安贫乐道。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欣欣
上一篇: 甘肃教师招聘面试《济南的冬天》教案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