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jiangxi.hteacher.net 2024-10-11 15:49 江西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一颗印”为中国民间的一种建筑形式,流行于安徽、云南等地。它由正房、耳房(正房两侧的小房子)和入口门墙围合成正方如印的狭窄天井,俗称“一颗印”。“一颗印”建筑外墙多采用厚厚的夯土结构,高墙小窗或无窗,中间有小天井,布局紧凑,空间小巧。下图为典型的“一颗印”民居图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关于“一颗印”民居说法错误的是( )。
A.建筑外墙厚厚的夯土结构可以保暖隔热
B.耳房向内坡面面积大,主要作用收集雨水
C.布局紧凑,反映出当地用地紧张
D.高墙小窗或无窗,利于防风和防火防盗
6.与安徽山区等地相比,云南的“一颗印”民居往往天井更小,主要是( )。
A.纬度更低,太阳高度更大 B.雨水较多,有利于防涝渍
C.夏季高温,有利通风散热 D.地势崎岖,建筑用地有限
7.昆明市区的“一颗印”古建筑近年来迅速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地质灾害频发 B.城市化的发展
C.古建筑自身破旧 D.居住习惯改变
8.来自北印度洋的西南季风为亚洲部分地区带来大量水汽。下列地区中受西南季风影响最明显的是( )。
A.黄土高原 B.青藏高原
C.云贵高原 D.江南丘陵
端午节起源于我国,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最初为古代百越地区(长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带)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后因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该日抱石跳汨罗江自尽,也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将端午节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其成为我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据此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9.端午节最初起源地的主要民族特色是( )。
A.元宵节猜灯谜 B.开斋节炸油香
C.泼水节放高升 D.那达慕节赛马
10.端午节正式批准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时,我国正收获的作物是( )。
A.冀中平原的玉米 B.江汉平原的油菜
C.西湖的明前龙井 D.关中平原的小麦
【参考答案】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欣欣
上一篇: 江西教师招聘笔试区域地理—中国地理试题1
下一篇: 江西教师招聘生物学科知识试题21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