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区第一中心小学始建于1926年,是一所集传统与现代教育于一身的具有85年校史的名校。 学校拥有信息技术网络系统,建有教学楼、信息技术教室、语音教室、科学实验室、图书阅览室、美术教室、合唱教室、舞蹈活动室等,教室内设施先进,配套完善。 学校经过85年的办学实践,已形成了一整套先进的办学思路。确立了"弘爱致知、教学相长"的办学理念;逐步形成了"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全面育人"的办学特色。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爱国主义教育"特色显著。"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学生的养成教育为主要内容,以培养学生参与意识为途径,以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小主人精神为目的"是学校多年来的德育工作思路。原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同志曾亲笔致信,赞扬孩子们在城市建设中,为家乡捐款献爱心的义举,勉励孩子们要"继承光荣传统,努力学习,做国家栋梁之才。"国家领导人陈慕华、市领导倪志福同志也分别为学生们长期的为民服务和小主人活动题词并复信。"勿忘国耻,耀我中华"的史情教育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是每一届学生的必修课。近年来又坚持开展"中华古诗文诵读"、"德育导行语伴我成长"、"国旗下誓言"、"感恩在行动"、"知荣耻明是非"等主题教育活动,形成了"爱国 孝亲 友爱 自强"的校风;"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的学风。 多年来,学校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焦裕禄式的好干部陈钟槐、原天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鲁学政、全国劳动模范赵云、小提琴家管文宁、青年二胡演奏家宋飞等都是该校的毕业生。学校每年有几百名学生在全国、市、区计算机、作文、体育、科技等项目中获奖。为此,学校长期受到了社会的广泛赞誉。 学校先后被命名为天津市义务教育示范校、天津市素质教育示范校、天津市"三A"学校、天津市"双高普九"规范校、天津市精神文明单位、市教科院实验基地、天津市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示范校、全国古诗文诵读优秀单位、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天津市田径、武术、乒乓球、排球传统校等数十项荣誉。 自八十年代曾多次接待来自欧、美、日等国家和香港、台湾等地区的教育界友好人士进行友好交流。进入新世纪,又与新西兰欧怀鲁瓦小学、韩国洪城区洪州小学等学校结为姊妹校,并实现了双方师生的互访。 伴随着历史发展的脚步,河东区第一中心小学已迎来八十五年华诞。八十五年的历史承载着无数的艰辛、探索、奋斗与辉煌。学校今后的发展目标是:"延续特色创名校,教育改革出名师,智能开发育优生,对外交流创新篇。"这必将引领一代又一代一中心人,矢志不渝、勇往直前的创造第一中心小学更加美好的明天! 天津市河东区第一中心小学
北京市第八十中学创建于1956年,至今已有近五十年的办学历史,1978年被北京市人民政府确定为北京市重点中学和北京市对外开放单位。学校本着“以人为本、以德治校、以质求发展”的办学思想,坚持全面育人、办有特色。学校先后被授予“北京市德育先进校”、“北京市科技活动示范校”、“北京市体育运动(田径)传统项目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北京市教育科研先进校”和“北京市校园环境示范校”等荣誉称号。2003年6月被北京市教委认定为“北京市示范性普通高中”。 80中为初高中分址办学,初中部位于北京市朝阳区白家庄 。高中部位于朝阳区望京科技产业开发区的中心地带。 全校教职工约有290人,其中专任教师约200人,特级教师11人,高级教师83人,硕士以上学历教师20人。 一流的硬件设备、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和 生活设施、科学高效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和新型的育人模式,形成了80中独具特色的育人环境,为众多学子搭建了成才的舞台。 近年来,80中培养出了戎剑(国际奥赛金牌得主)、吴镔(全国物理竞赛二等奖获得者)、于巴特(全国化学竞赛二等奖获得者)、韩旭(全国生物联赛一等奖获得者)、施海夏(1998年北京市高考理科状元)、权静(2000年北京市高考文科状元)、陈鑫(2001年北京市高考理科状元).陆程远(2002年北京市高考理科状元)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毕业生;80中的学子在全国科技及体育竞赛中更是大显身手,十余年来学生参加全国、市、区科技竞赛获奖达千余人(次),其中孙忆南等获得全国科技竞赛金鹏奖,王汝博等在全国船模比赛中获银帆奖,陈星、贾子楠、甘田等同学在全国中学生运动会上也获取了金、银、铜牌;2002年,16岁的在校高中学生孟焕发现并论证了“御夫座流星雨”的存在,所著论文已在国内外天文专业刊物发表,并代表中国赴美参加国际“科学大奖赛”,因此一颗小行星以“孟奂”命名。
南开小学于1928年8月由著名教育家张伯苓先生创办,1937年被日军炸毁,后来停办。1992年5月9日,南开区政府采纳区政协提案将马场道小学更名为南开小学,位于天津市南开区白堤路81号 。 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选定“国学”为校本课程,开展以诵读古诗词、读经为主线的传承传统文化的系列活动。 学校有33个教学班,在校生958人,教职工97人。在校任课教师97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2人,小学高级教师78人。教师中91%为大学本科或专科毕业。 学校是天津市首批义务教育示范校,南开区教育质量优秀校,乒乓球传统校。共有2所校区,占地面积11479平方米,建筑面积10995平方米。配有广播系统、闭录电视系统、校园网系统、现代化教学平台等现代化的教育、教学设备,是一所教学设施完备、教育特色鲜明的区级规范化建设优秀学校。 多年来,南开小学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坚持以科研为先导,以德育为核心,以课堂为主渠道,以优化教学过程为重点,积极探索具有南开特色的办学模式,开创出南开小学素质教育的新局面。 德为师之本,无德无以为师。南开小学狠抓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并根据学校青年教师多的特点,建立青年思想教育网络。学校坚持开展以“敬业、爱生、奉献”为主题的活动,创建精神文明岗,评选文明年级学科组。在进行师德建设的同时,学校也把加强师能培训放到了突出位置。学校采取课题研究、教学培训等方式,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由于学校的科研活动始终植根于教师实践的沃土之中,教育科研工作年年有收获、年年有发展。同时,蓬勃开展的教育科研工作又成为了学校发展、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动力和先导。
育场路中学始建于1973年,至今已有32年的历史。学校南侧毗邻CBD国际商务圈,北侧与工人体育场为邻,东侧与朝阳医院隔路相望,西侧为高档的住宅小区。这里既有现代城市交通之便捷,又有湖泊密林之幽静,是理想的学习场所。北京市体育场路中学坚持“以变革求质量,以质量求发展”的办学思路;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首,全面发展”的育人方针;确定“让每一位学子学有所成”的培养目标;实施“五项”工程(德育工程,各师工程,课改工程、信息工程、服务工程);营造“两个”环境(人文环境、发展环境),明确了办学总旨,使学校一年一个新台阶。 学校采用“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情感留人”的策略,引贤聚才,汇集了大批中青年教师。他们多年带迎考班,经验丰富,信息敏感,点拨到位,成为教师队伍的中坚;一批批优秀的本科生,通过严格的筛选,源源不断地加入豪洋,带来丰富的信息,全新的理念;知名的老教师,更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以其丰富的人生阅历,吃苦耐劳的精神,厚重的教学经验,严谨的教学态度,影响感染着年青的一代。老中青彼此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学校呈现一派勃勃生机,满足了社会对教师队伍的稳定与高质量的希求,消除了家长、学生的疑虑。 我校重视学生文化基础课学习、要求生长在初中阶段,掌握符合生理心理规律的学习方法和扎实的基础知识;注重心理素质教育、思想品德和传统教育,开展挫折教育,进行意志体能磨练,全面发展和学有所长,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更注重内在修养和外在形象的培养。学校以建校老区等为德育基地,开展多种形式教育活动,为师生打开了解社会的窗口,增强社会责任感。学校青年教师迅速成长,学科竞赛成绩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丰硕。 北京市体育场路中学校风淳朴,教学严谨,管理规范,设施一流,师资精良,人才辈出,成果辉煌。学校将以更高、更远的眼光,审时度势;以变革的理念,不断创新;以坚实的步伐,发展壮大;以“让每一位学子学有所成”的目标,作为永远的追求。
天津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原名河西区八里台小学,创建于一九四七年,二OO一年正式更名。集欧亚风格于一体的新教学楼在一九九六年落成。 进入校门,即有一股强烈的文化化、教育化的气息直入眼帘:催人奋进的汉白玉"求索"石雕,专人心醉的月季花坛,中西合壁的楼前厅台,给人以壮观与和谐的美感。一楼的传统教育、二楼的动物标本、三楼的名人传记、四楼的书画天地,都以独具匠心的设计注入了文化的内涵和强烈的教育穿透力。近几年学校投入百万元以上,建立了多媒体闭路电视系统、多功能阶梯教室、语音教室、自然教室、美术教室、学生阅览室和微机房,在市区率先进入教育科研网。 在坚持面向新世纪、面向社区、面向现代化的办学理念,坚持科研兴教、科研兴师、科研兴校的办学方针,坚持服务学生、服务家长、服务社会的办学思想指引下,校级领导班子以"团结、务实、开拓、创新"的精神开展工作,广大教职工以"敬业、严谨、精细、扎实"的教风教书育人,以实现让每个孩子在小学阶段奠定文化基础和做人基础的培养目标。 学校视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提高为办学的生命线,让每一个孩子都受到关爱,让每一个孩子都要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和提高,让每一个孩子的个性都要得到尊重和张扬。近年来学校特长生、尖子生大面积获奖。中国古典文化导读,坚强孩子俱乐部,以社会、家庭、学校为实践岗的特色劳动教育,满庭芳读书俱乐部,每年五月份的校园艺术节和十月份的读书节,每年春、秋两季的校田径运动会,"国粹之星"少儿艺术团,铜管乐队,千人竖笛,每周一的升国旗仪式等多项传统教育实践活动全面开展,使每个在校学生的整体素质都得到提高。 地处河西、和平、南开三区交界的地缘优势,各级领导、社会和家长信得过的办学水平,良好的人文环境和社会舆论,使天津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享有很高的社会声誉。学校现有师生员工近千人,现有二十三个教学班,是天津市贯彻九年义务教育示范校、天津市小学规范化建设达标校和河西区"四优学校"、天津市素质教育示范学校、河西区现代化建设先进单位、河西区马场街市民学校、河西区优秀家长学校、河西区红旗大队,并与天津师范大学共建教师专业发展学校。
实验小学有将近60年的办学历史,学校文化积淀深厚,办学特色鲜明,教育质量卓著。主动教育是学校的文化标签,它铸就学校教育品牌之魂,演绎学校文化之韵。在 “竞必先行,毅有大成”的学校精神引领下,确立了学校的核心理念“主动发展奏响幸福成长乐章”,以科研成就引领之势,开放赢得发展之机,特色铸造品牌之魂为办学策略;以全面发展、做能创造和享受现代文明的幸福的人为培养目标;以真爱润泽心灵,自主点亮人生为校训;以和谐凝聚力量,活力放飞梦想为校风;以博爱沐泽童心,责任铸就师魂为教风;以自信助我启航,主动伴我成长为学风,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学校理念文化。 实验小学以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提高,赢得了社会的认同,学校先后评为首批“三A”学校,市素质教育示范校,市“双高普九”规范小学,天津市首批义务示范校、天津市精神文明先进单位,全国教育系统巾帼立功先进集体、全国劳动教育先进集体、全国体育学生先进校、全国科技教育先进校、全国红十字先进集体等各种荣誉称号400余个。
北京陈经纶中学是一所国家公立学校,创办于1921年,是朝阳区唯一一所有着86年办学历史的老校,历经崇贞学园、女四中、朝阳中学和陈经纶中学四个发展时期,2002年成为北京市首批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秉承捐资改建人陈经纶先生倡导的“诲人不倦”的育人精神,努力践行“老实 宜强 勤奋 创新”的校训,全力向首都名校的目标奋进,努力办成朝阳人民最满意的学校。目前,学校正处于“九年三段”示范校建设的第三阶段,在张德庆校长“建设个性化学校,成就个性化教师,培养个性化学生”办学思想引领下,学校正朝着办学个性化、施教科学化、校园数字化、学习国际化、规模集团化的目标奋进。 陈经纶中学为了充分发挥名校品牌的示范和辐射作用,于2003年9月在朝阳区的北部承办了陈经纶中学嘉铭分校,于2007年9月又在朝阳区东部承办了陈经纶中学北工大帝景实验学校,这是两所九年一贯制教育改革实验创办的公立学校。在张德庆校长的领导下,学校充分利用九年一贯制的办学优势,努力开掘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有效衔接工作,确定了“九年四段”的办学任务,明确了“确保基础,注重学力,发展个性,整体优化”的办学原则。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