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宁晋中学建立于1951年9月,1956年增招高中班,1978年被省当局定名为河北省重点中学,1998年由县城旧址迁于城东校园区,2003年5月被定名为河北省树模性浅显初级中学,当年被定名为河北省当代教诲技术尝试黉舍。校址南邻宁辛路,北依青银高速。校园占地186亩,黉舍有教职工309人,讲授班64个,在校生3974人。西席办理 本着“以报酬本,标准办理,科研兴教,质量兴校”的治校目标,慢慢完美了西席步队办理。一是强化讲授通例督查。对备、讲、批、辅、考各个环节以及讲授深思等多个方面提出详细要求,印发给大师。黉舍按期查抄,建立西席停业档案,将这些考核数据作为年关考评、进级评模的首要根据。二是加大校本培训力度,进步青年西席讲授程度。坚持不懈地展开听评课、拜师、个人备课、学科组教研等活动,按期停止名师“树模课”,青年西席“报告叨教课”,优良班主任经历交换会等活动。三是构造教龄在10年以下的西席与高三门生一起插手了第一次高考摹拟测验,与门生同场竞技,以期达到“以考促教”的结果。四是前后停止了青年西席板书设想大赛、浅显话大赛、多媒体课件制作大赛等活动,掀起了青年西席大练根基功的高潮。校园文明扶植 本校将2006年定为“校园文明扶植年”。现在步入校园,宁晋中黉舍训“砺志、笃学、荣校、报国”8个魏碑大字耸峙于讲授楼上,校风“勤奋、守纪、务虚、创新”8个隶书大字雄居于讲授楼两侧墙上。讲授楼、尝试楼、藏书楼楼、办公楼、门生宿舍楼、门生餐厅,到处可见人生砺志名言,治校格言和学天生长警示语,使门生在耳濡目染中,耳濡目染地熏陶了情操,进步了综合本质。晶龙奖学金 2006年8月16日,天下最大的单晶硅出产基地——河北晶龙个人在宁晋中学设立“晶龙奖学金”,又叫“宁晋中门生长基金”。县委、县当局带领及晶龙个人董事长、县政协主席靳保芳插手典礼启动并颁奖。晶龙奖学金每一年对宁晋中学优良生、贫苦生、高考成绩优良的同窗以及事情成绩凸起的西席停止帮扶和嘉奖。晶龙奖学金初次颁奖就达23.9万元,这一奖项的设立大大激起了宁晋中学师生勤奋学习,尽力事情的热忱。宁纺个人捐帮助教 2006年10月,宁纺个人捐资8万元,为宁晋中学设备多媒体课堂一座,这对宁晋中学安康疾速生长起到了强无力的鞭策感化。藏书楼事情 2006年12月29日,本校藏书楼顺利经由过程河北省教诲厅专家团验收,荣获“河北省一级藏书楼”称呼。2006年,本校藏书楼增加投入36万元,购进图书5万册,电子图书10万册,从而使图书总量超越20万册。藏书楼也完成了全程计算机办理。
学校教学设施齐全,拥有全新的教学楼、宿舍楼以及旧平房3栋(其中含危房2栋)。标准的300米操场;拥有现代化的微机室、语音室、多媒体网络教室,电子备课教室;拥有标准的物理、化学、生物、音乐、美术、体育、卫生、图书、阅览、电教等实验室并全部按省一类标准配备。
华夏未来艺术小学始创于1997年9月,是一所以教学为中心、以艺术为特色、以生活为保障的普通寄宿制民办学校。校舍占地面积6000多平方米,设有计算机房、语音室、美术室、声乐室、舞蹈室、器乐室、钢琴室等专用教室,建立了校园网络并具有现代装备的学生公寓和学生餐厅,拥有500平方米的演播大厅(多功能厅)。形成了教学、艺术训练、体育、生活、办公五大区域的格局。学校本着“一切为了孩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办学宗旨,强化管理,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毕业生多数考入市区重点中学。学校连续被评为“全国民办学校先进校”、“ 天津市素质教育示范校”、河西区学校现代化建设先进校、学校食堂获得天津市食品卫生等级A级单位的光荣称号。
英才中学展开“八荣八耻”教诲 连日来,英才中学操纵师生大会、专题学习会、政治课、主题班会、黑板报、鼓吹栏、校园播送等情势对全校师生停止“八荣八耻”教诲。该校要请西席身先士卒,率先垂范,严格自律,当好“八荣八耻”的实际者和带头人。 黉舍非常重视学习优良黉舍先进经历,曾到邯郸市第一中学、衡水中学拜候,也曾到邯郸市第二十五中学、11中学等重点初中学习先进经历。 在“八荣八耻”学习会商活动中,该校连络实际总结出了校园“八荣八耻”,即以尽力学习为荣,以虚度年光光阴为耻;以连合和睦为荣,以拉帮结派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打人骂报酬耻;以尊敬师长为荣,以目无礼节为耻;以节简朴素为荣,以攀比吃穿为耻;以爱护保重花草为荣,以踩踏生命为耻;以讲究卫生为荣,以污染警惕环境为耻;以自主自强为荣,以悲观依靠为耻。该校订峙把胡锦涛总书记“八荣八耻”和校园“八荣八耻”精力连络起来,引入课本、引入讲堂、引入糊口,对门生停止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诲,促进他们行荣拒辱,早日成才。
杨家庄初级中学是一所乡办初级中学,始建 于1975年,现有教职工58名,本科学历的36人,其余均为专科学历,学历达标率100%。中学高级教师6名,中学一级教师41名,中学二级教师11名。学校有12个教学班,在校生总数716人 ,其中七年级223人,八年级254人,九年级239人。入学率100%,年巩固率98.4%,阶段巩固率96.8%。 学校占地面积23100平方米,生均占地3.17平方米,运动场地7620平方米。有250米的环形跑道和6组百米直跑道。 学校建筑面积3200平方米,设有三个实验室、三个准备室、三个仪器室、微机室、图书室、阅览室、档案资料室、音美器材室、体育器材室等,基本上配套达标。图书室藏书29318册,达到生均30册;另外,还有容量为2万册的电子图书。学校拥有大量的教学仪器,完好率99%,能满足24组分组实验和所有的演示实验的需要,实验开出率100%。 近10年是学校各方面发展较快的阶段,除去学校软硬件建设方面取得较大成果以外,教育教学质量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自1995年以来,在学校建设方面相继获得“定州市文明单位”、“定州市改善办学条件先进单位”、“定州市规范化学校”、“保定市规范化学校”、等荣誉称号;教育教学方面,共五次获得“贯彻教育方针,提高教学质量先进单位”,五次获得“立功单位”。
同望小学前身是我国著名教育家张伯苓先生为解决南开大学教职工子女读书,于1924年左右所办的附属小学。校名为南开八里台小学。1931年该校颁发的学生毕业文凭校长署名为南开大学教务长黄钰生。1933年更名为天津市第四十小学;1945年改为天津市立第三十五保小学;1949年天津解放后改为天津市立第三十五街小学,同年暑假又改为天津市第六区第十一小学,1956年更名天津市河西区佟楼小学。1989年学校开始进行以校长责任制为中心的管理体制改革,实行了工作岗位责任制、教职工聘任制和结构工资制等一系列改革。 1992年下半年,在学习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原佟楼小学领导班子学习研究了李铁映在山东全国教育会议上的一段讲话:"加快发展;为经济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使受教育者得到全面发展"。结合当时改革形势,王家祥校长在亲自走访了区工商联、个体劳协等单位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创办寄宿班的提议,得到了当时河西区副区长薛世才的支持,当年11月全校教师利用了一个周二政治学习的时间走向社会各大商场散发 招生广告,立即得到了社会的强烈反映,天津日报等新闻单位发了引人注目的报道。 1993年3月佟楼小学一年级和学前班两个寄宿班正式开课,一年级请实验小学特级教师孙彤芬担任语文课,河西区教师进修学校霍力申校长担任数学教师。名师效应促进了学校的发展,到1995年形成了佟楼小学寄宿部,1997年正式命名公办民助性质的同望小学。1998年1月由公办民助改制为民办公助,国家不再向同望小学拨经费,同望小学每年还要向佟楼小学拨款30万元,以补充佟楼小学教育经费之不足,2001年1月1日起又进一步改制为"国有民办",实行河西教委委托校长办学,包括45岁以下职工退休在内的一切劳保福利均由学校自筹,负责80名已退休教师日常管理及福利,国家不再负责任何经费。至此已形成了全市体制改革最彻底的"四独立"学校。 2001年1月12日经河西区教育委员会批准,将办学性质转为民办学校至今。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