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山中心小学创建于1938年,1998年9月合并游山、三山两所村小在现址上创办三山镇上游示范村小,1999年合并老冲小学更名为三山镇逸夫小学。2003年8月,经过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恢复为三山镇中心小学。2006年2月芜湖市三山区成立,原三山镇中心小学更名为芜湖市三山中心小学。 三山中心小学现辖天桥、孙滩、月桥、新庄、长坝五所分校,本部位于三山办事处境内321S道北侧,与芜湖市三山绿色工业园相对。校园占地面积32683平方米,形成了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三位一体的基本格局。中心小学本部现有20个教学班,1200余名学生,是一所规模较大的六年制完全小学。学校教学用房建筑面积3948平方米,拥有24个标准教室,综合楼内设有64座的网络教室、多媒体室、图书室、自然实验室等;运动区占地12798平方米,内设300米塑胶跑道、足球场、篮球场和多种健身器材;生活区建筑面积3948平方米,拥有3幢48套住宅的园丁小区。校园绿地面积达12132平方米。一年四季春常在,校园处处皆花园。 三山中心小学现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在岗教师115人,其中,小学高级教师55人。具有本科学历的教师有8人,专科学历的有47人,并有20余名教师正在进修本、专课程。近年来,学校在张健校长的带领下,狠抓学校内部管理,努力提高办学效益,先后被评为“繁昌县文明单位”、“办学水平县级合格学校”、“省级电教设备一类达标学校”、“芜湖市绿色学校”等。2000年11月国家副总督学王文湛一行来三山中心小学调研时,欣然题下了“繁昌农村小教一枝花”的赠言。
合肥市习友小学因“爱民模范”盛习友烈士而得其名。2006年6月,开发区管委会与合肥学院签订了联合办学的协议,并把联合办学的实验小学落户我校,因此我校现又名为合肥学院附属实验小学。学校现有16个班,教职工30余人,在校学生800人。学校占地30亩,其中,校舍建筑面积为5155平方米。内设一幢四层教学楼,24个教学班;一幢四层综合楼,设有多媒体教室、舞蹈室、艺术长廊、图书室、阅览室、实验室、微机室等功能室。大小操场2处。仪器及电化教具等教学设备配置齐全。学校还开辟“盛习友爱国主义教育园地”,旨让英雄的精神永远激励家乡的莘莘学子奋发有为。 近年来,习友小学在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在全体教职工的不懈努力下,已成为一所学生满意、家长放心的开发区教育教学管理规范化学校,现正以崭新的姿态跨入全区名校的行列。作为合作办学的实验小学,我校在张福全教授的理论指导下,学校发展选准了两个突破口,一是德育,另一个是课堂教学。 习友小学紧跟时代的脉搏,利用本校的德育资源,大力弘扬习友精神(尊师爱生的博爱精神,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勇往直前的开拓精神,蜡炬成灰的奉献精神)。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学校坚守“教育的本质是塑造孩子美好的心灵,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这一信条,关注人文精神培养,重视养成教育,培养学生善良的心,教育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学习。为此“学校无差生,每个学生都是优秀的”这一朴素而又人文意识的道德视角,深深定位在学校的德育理念之中。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放飞孩子梦想的天性,解放孩子心灵的自由,归还孩子创造的天地,学生在校生活得快乐、幸福、文明、健康。 “以德立校,以真育人,以爱施教,以活创新”是习友小学的办学思想。 教学质量高,学生基础全面扎实,一直是习友小学立身之本。教学管理科学、严谨、求实、创新,在新课改的实施中,教育教学工作一切以学生发展为本。弘扬美德,发展个性,学生勤奋学习,快乐生活,全面发展,是习友小学的办学特色。 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团结协作、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是习友小学充满活力的不竭之源。教师工作环境宽松愉悦,人际氛围坦诚和谐,发展舞台开阔坚实,教师敬业、爱岗、爱校、爱生。 在自信中学习(工作),在和谐中发展,在团队中成长,是习友小学不懈追求的教育境界。
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朱仙庄镇三铺小学坐落于皖北煤炭重镇朱仙庄镇的东边,是一所有着60多年历史的公立六年制完小,现由教师26人,学生五百余人。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历年来教学成绩斐然。多年来,学校的建设得到了省、市、区、镇、村等多级领导的关心与支持,现在学校建有标准化教学楼一栋,多媒体教室一间,教学辅助用房40余间,各室齐全。校园内环境优雅,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被誉为“花园式的学校”。
文豪母校,百年光慈----金寨县光慈小学简介 金寨县光慈小学(原白塔畈乡白大小学)坐落在革命作家蒋光慈先生的诞生地----白塔畈小街。学校创办于1915年,是光慈先生的启蒙母校,迄今将逾百年,可谓是一所极富人文气息、享誉久远的百年名校。校园占地面积约9000㎡,校舍面积1480㎡,现有6个教学班,在校生近300名。学校地处全乡的中心地段,生源充足,学生主要来自白大村、东楼村、县良种场等三个单位,并且辐射到楼冲村、项冲村、马窑村、刘冲村等共计6个村和一个县直单位,受益群众达5000多人,在校学生最高时有近500人。多年来,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资助下,在一大批名师的培养下,从我校走出了一代又一代的优秀人才。我们先后取得了不少成绩,如:省“花园式学校”、 “家教名校”;市“示范小学”、“红领巾示范小学”、“文明单位”、“师德先进集体”;县“教育教学成绩显著学校”等多种荣誉。我校现有10名教师,高级教师职称7人,其中3人为本科学历,1 人为英语专业毕业,最大年龄48岁,最小25岁,平均32岁,是我乡教师平均年龄最小的学校。我们工作热情高涨,敬业爱岗,深受家乡群众和学生的喜爱。我校现有留守儿童83名,占全校学生总数的约30%。为了能让留守儿童满意,让外出父母放心,在政府及上级的关心支持下,我校于2011年开始实施留守儿童之家项目,现已建成德育场所—“光慈展馆“,并设有心理咨询室1间,图书及阅览室1间,音体美活动室2间。这些场所及设施都为孩子们提供了很好的生活学习的条件,让这些孩子能和别人一样幸福快乐的成长。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