炳辉中学于1997年罗炳辉将军诞辰100周年之际创办,2003年4月被评为滁州市示范高中。现有师生3000人。学校位于南市区,都市风光宜人,文化氛围浓郁,交通十分便利,治安环境良好。 炳辉中学占地面积45000m2,使用面积将达到70000m2,建筑面积25000m2,拥有全省一流的办学条件。三幢具有欧陆风情的6000平方米的教学大楼优雅亮丽。5600平方米的科学宫内设有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的各类专用功能教室。4500平方米的后勤服务楼给学生提供了高档次、低消费的住宿条件。校园内大小餐厅、男女浴室、医务室等生 炳辉中学是天长市第一所实行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全封闭管理的新型学校,拥有一支全市“好中选优”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在努力推进全新的科学管理模式和课堂教学模式方面成效显著。办学几年来,学校教育教学成绩非常突出,多次高考、中考、统考,各类国家省市学科竞赛,成绩都是名列前茅。初一由1998年第一届招生“无人问津”到接下来连续5年“人满为患”,高一招生公费录取线连续4年居全市同类学校之首。学校先后获得“全省教育技术装备先进学校”、“滁州市德育工作甲等学校”、“滁州市文明单位”、“天长市优秀学校”等多种荣誉称号。 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炳辉中学的创办,各级主管部门和地市主要领导多次现场指导,副省长蒋作君、省委副书记省政协主席方兆祥、原国家教委副主任邹时炎等领导先后视察了炳辉中学。目前,炳辉中学正本着“现代化、高质量、走新路、有特色”的办学目标,始终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根本,以教学为中心,以德育工作为重点,以教育科研为先导,在发展优质高中的道路上,改革进取,不断勇攀新的高峰。
天长市第二中学是座落在市区,以高中办学为主的完全中学。校园占地面积110亩,现有在校学生2000多人,34个教学班,教职工160多人,其中,高级教师44人,中级教师70人。学校近几年在加强校园环境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和内部管理制度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是天长市“合格学校”、“优秀学校”,今年又被评为“滁州市示范高中”。 学校在加强自身内部管理的同时,进行警民共建,加强了校园治安保卫工作,“净”化了校园环境,稳定了教学秩序。校园内教风纯正,学风浓郁,先后被评为“滁州市德育工作甲等学校”、“安全文明校园”和天长市“三五”普法“先进集体”。 为改善办学条件和美化校园环境,近年来,学校投入600多万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校容校貌焕然一新:一字排开的教学楼气势恢宏,格局合理的办公大楼宽敞明亮,设施齐全的科学馆崭新气派,宽阔平坦的水泥干道纵横交错;杜鹃花开,玉兰漂香;青松秀柏草坪栏杆相映成趣,假山拱桥曲池错落有致,徜徉其间,一步一景,景景宜人。学校被授予“花园式单位”和滁州市“五好”示范窗口单位称号。现在的天长二中正以崭新亮丽的形象迎接八方学子。 学校拥有一座400米标准运动场,2400平方米的科学馆内,按部颁标准配置的微机房、语音室、理化生实验室、课件制作室、多媒体阶梯教室、图书阅览室一应俱全;宽带网已正式接通,学校图书馆藏书九万余册;学生公寓宽敞明亮,实行规范化管理,确保学生住得舒心,家长放心。刚落成的高标准的温馨舒适的学生公寓和设备先进繁荣现代化学生餐厅已正式交付使用。 “全员、全程、全天候”管理是我校从自身实际出发推行的一种教学管理模式,效果显著。为了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学校把封闭式管理模式引入管理机制中,在部分年级试行,受到家长的好评,并取得一定经验。我校实行封闭式管理,不另收费,在不增加学生家长经济负担的前提下,达到了寄宿制的管理效果。
安徽省东至县第三中学创办于是1978年,1990年经省教委批准为完中建制。1994年升格为地区重点中学,1998年3月首批被池州行署命名为“地区示范高中”,现有教学班36个,教职工155人,在校学生2600余人。 学校教学和生活设施齐备,拥有现代化的办学条件。有教学大楼、科教楼、办公室、计算机房、语音室、电教中心、图书馆、男女生公寓、风雨操场、标准运动场等。是“安徽省电教设备一类达标学校”、“安徽省中学政治课教改实验基地”。学校教学、生活两区自然分开又遥相呼应。校园内,高楼林立,布局严谨而和谐;绿化美化,环境优美而雅致,实为学习、生活、成才的理想场所。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支以中年教师为主体的教师队伍,教师学历合格率高,比奉献,讲教研成果,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有着强烈的自尊与自信,凭着自己扎实渊博的学识,对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对学生的无限热爱和严格要求,创造了东至县,乃至池州地区教育史上空前的辉煌。一大批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取得了显著成绩。我校招收的首届重点高中学生在1998年的高中各学科竞赛中,独领风骚,誉满池州,1998年的高考在全省更是一鸣惊人,应届毕业生金星以681分的成绩获安徽省理科总分第一名。一支素质好、知名度高、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正在壮大之中。 学校以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为宗旨,注重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坚持从严治校,勇于开拓创新,制定了“勤奋、严谨、求真、进取”的八字校训,围绕“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目标切实做好各项工作。90年以来,学校先后获得了东至县“办学先进单位”、东至县“文明单位”、东至县“安全文明校园”、“安全文明小区”、池州地区“文明单位”等光荣称号,多次评为池州地区“综合治理先进单位”。是池州地区一所窗口学校。
在800里皖江的南岸,有一条美丽迷人的河——秋浦河,唐代大诗人李白曾在这条河上泛舟吟诗。如今,风景秀丽的秋浦河畔,一所美名远扬的学校——池州市贵池区殷汇中学宛如一颗闪亮的明珠,正发出夺目的光彩。 殷汇中学创办于1958年秋,先有初中部,1970年创办高中部,成为完全中学。她先后为原安庆地区和池州地区重点中学。1997年11月被池州行署教委评定为“池州地区示范高中”,也是2001年前池州地区唯一的一所地处农村的地区重点中学(示范高中)。 殷汇中学创建至今已历经40多个春秋。40多个春秋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在殷汇中学发展的历程中更是一段年轻的岁月。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引下,在上级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下,在社会各界和兄弟学校的关心帮助下,经过学校历任领导和教职员工的辛勤而不懈的努力,学校在改革中发展,在开拓中前进,在创新中提高。40年优良传统的积淀,改革开放后的开拓进取,90年代后的再创新高,描绘了一条学校发展的光明而厚重的轨迹。如今,学校在内部管理、教育质量、办学条件、校园环境等方面不断踏上新台阶,成为享有良好声誉、发挥了较好社会效益的市级示范高中,并积极争创省级示范高中。学校现有36个教学班(其中高中25个班),学生2039人(其中高中1596人),教职工136人。校园面积62364.5平方米,建筑面积28625.5平方米。
安徽省阜阳第一中学,创建于1917年,1953年被首批确定为省属重点中学,迄今已有80多年的建校历史。阜阳一中占地84379.36平万米,建筑面积51416平方米。学校设有科学馆、计算机中心,拥有150余台电脑并建成了多媒体电教室,又新建了语音、美术、音乐教室,图书馆藏书达到10万余册,拥有400米塑胶标准跑道的现代化运动场。学校环境优美、设备先进。 阜阳一中现有44个高中教学班,在校学生2400余人,专职教师177人,高级教师69人,一级教师55人,其中高中专职教师99人,特级教师2人。教师学历合格率达到100%。近年来有8位教师受到国家教委表彰,10位教师受到省教委表彰。 阜阳一中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狠抓素质教育,形成了“团结、进取、求实、创新”的校风。并摸索一条有一中特色的教改之路。多次荣获“国家教委体育卫生工作先进单位”、“省教委体育卫生国防教育先进集体”、“省教委电化教育一类达标学校”、“安徽省高校招生工作先进单位”、“安徽省文明单位”等称号。 近年来,学生在国家级各学科竞赛中有38人获奖,省级竞赛中有7人获奖,并有一批优秀学生被保送进人高等名校深造。近3年来,学校有1000多名学生升入了高等学府。阜阳一中注重学生的整体素质的提高,经常举行读书报告会、演讲比赛、书画创作等活动,并成立铜管乐队、合唱队、舞蹈队,既丰富了校园文化,又培养了学生的特长。 阜阳一中全体师生正努力将学校办成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国家名校的人才基地,优秀人才的连接链,成为独具风格和特色的全国名校。
坐落于安徽省太和县的太和一中是阜阳市一所老牌名校,始建于1956年,1986年被命名为阜阳市重点中学,1997年初、高中分离,2003年4月顺利通过省级示范高中验收。在半个世纪的办学历程中,得到了省、市、县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2003年3月安徽省教育厅厅长陈贤忠亲临我校检查指导工作,并给予高度评价。安徽省太和一中以“求实、创新、尊师、爱生”的校训为准则,在加强基础文化课教学的同时,不断强化动手能力训练,重视素质教育,狠抓各方面管理和校风建设。多年来,为我市教育事业做出了较大贡献。 连续多年,太和一中高考成绩一直居阜阳市各重点中学前列,2000年高考本科达线突破500人大关,2001年高考本科达线656人,2002年本科达线762人,2003年高考本科达线803人(同时包揽全县文理科状元)。在国家、省、市各类竞赛中,我校学生摘金夺银,硕果累累,综合成绩位居全省前列。2004届全省数理化竞赛获奖人数占全市近60%,全县90%以上。2006年高考中4名学生同时考入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创造了安徽教育上的奇迹。2006年考入北大清华2人,高二有四名学生被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录取(全省十人);2007年再传捷报:应届本科达线979人,600分以上103人,其中一本达线304人,全省前100名占了5名,三名学生被清华大学录取,二名学生被北京大学录取,全国老十所名校录取榜上均有数名太和一中学子,四名高二学生被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录取,张晓颖,张驰分获县文理科状元;2008年创造奇迹:应届本科达线1028人,600分以上128人,其中一本达线428人,有9名学生进入全省前100名,有四名学生上了清华大学,一名学生上了北京大学,百多名学生被著名大学录取,王晓涛以653分荣获安徽省文科状元,填补了阜阳市23年的空白,张毅飞以692分摘取市理科状元,高二学生徐超强,樊星被中科大少年班录取,他们分别居全省第一和第四名。2010年高考再创佳绩,理科付丹阳同学以697分的成绩获全省第四名,市理科状元。理科朱睿智同学以691分的成绩获全省第八名,市理科第二名;文科王容同学以659分的成绩获全省第四名,市文科状元。2011年高考继续辉煌,其中贾迪以683分的成绩获得阜阳市理科状元,全校6人被清华大学录取,1人被北京大学录取,3人被中科大少年班录取(阜阳市紧3人)。2011年太和一中还被清华大学确定为自主招生领军计划名单,与合肥一中等并列成为安徽省仅有的8所中学。
安徽省安庆第一中学,前身为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创办的安徽全省师范学堂,学堂由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倡议主办,首任监督为桐城派后学大师姚永概。后经分合变迁。先后易名为安徽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安徽省立第一中学等,至1956年始定为今名。1959年确定为省首批重点中学,1988年确定为国家教委直接联系的学校,1999年确定为省示范高中,2001年确定为全省高中理科实验班承办学校。1958年,毛泽东主席亲临学校视察,是毛主席视察的唯一一所中学。 学校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是安徽学生反帝爱国斗争的主要策源地。1919年“五四”运动以来安徽省的一系列爱国学生运动,如震惊全国的“六二”学潮、反曹锟贿选,均发轫于此。1921年,本校进步师生筹建的安庆社会主义青年团,是全国最早的17个地方团组织之一。1923年,中共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陈独秀派柯庆施来安庆,创建了以本校学生为主体的中共安徽、安庆最早的党组织。革命家郭沫若在此进行过革命活动,写下著名的讨蒋檄文《请看今日之蒋介石》。 学校名流荟萃,桃李芬芳。知名教育家王星拱(后任武汉大学校长等职)、杨亮功(后任台湾大学校长等职)、程演生(后任安徽大学校长等职)、李光炯(曾创办安徽旅湘公学)、孙闻园、程勉等先后任校长,李则纲、孙养臞、徐天闵、邓达澄、沈兰渠、杨明高等名师曾执教于此。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著名学者胡适、高语罕等曾为师生讲学。创办近百年来,培养学子32300余人,其中建国54年来,就达24000余人。在遍及海内外的校友中,一大批成为各界名流。彪炳史册的革命家,军事家有: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陈延年,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军长许继慎,“八一”南昌起义任南昌城卫戍司令兼政委彭干臣,创建东满抗日根据地并任东北人民军第二军军长童长荣,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任书记王步文等。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原称学部委员)有:“中国计算机之父”的慈云桂,历史学家徐中舒,超导理论专家吴杭生,地质学家汤中立,古生物学家、地质学家许杰,金属物理学家宋家树,有机化学家刘有成等,此外还有:海军航空兵政委、中将单大德,中宣部副部长王惠德,中共安徽省委副书记方兆祥,湖北省常务副省长周坚卫,中国第一汽车集团董事长耿昭杰,多次打破世界跳伞纪录的吴绍裘,等等。他们都曾就读于本校。 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循教学规律,注重素质教育。全面发展打基础,发挥特长育人才。教育教学质量堪称一流,高考成绩一直名列全省前茅,学生多次荣获得省理科、文科状元。学科竞赛硕果累累。1992年,高二学生何斯迈荣获第33届国际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为祖国争得了荣誉。 学校现有高初中57个教学班,学生3500余人,教职工200余人,其中特级教师4人,高级教师68人,有10位教师担任省学科教学专业委员会的理事长、理事等职,获得国家、省、市优秀教师及各种荣誉称号的教职工达百余人次。学校本部占地面积100余亩,建筑面积27673平方米,分校468亩。教学设施日臻完善,教学手段日益现代化,校容校貌焕然一新。校大门、教学大楼、科学馆、图书馆、校史馆等建筑造型典雅,树木、花圃、假山、喷泉相映成趣,作为古志见证的夫子庙、罗汉松风韵犹存。学校被命名为“省文明单位”、省花园式单位、“省绿色学校”。 学校以“严谨、文明、勤奋、求实”为校训,在长期办学中形成了严谨治学的优良校风,办学规模、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多次受到国家、省、市表彰,先后荣获“全国教育实践先进集体”、“全国群众体育运动先进单位”、“全国活跃的中学生活先进学校”等称号。近年来,先后接待过美、日、英、德等十多个国家学者和友好人士的来访与讲学。 学校坚持“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发展方针,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拓宽办学思路,走“一体两翼”发展道路(一体指本部,两翼指新华中学和开发区分校)。全校师生正以饱满的热情,以争创全国示范高中、举办百年校庆为契机,加速本部和开发区分校的建设步伐,为学校下一个百年辉煌奠基。
安庆市第八中学是市教育局直属的完全中学,座落于集贤北路,校园占地百亩,方圆千米,校园内绿树成荫,花香四季,环境优美,是读书求知的好地方。 学校教学、生活设施齐全,拥有多媒体教室、多功能语音室、电脑专用机房、图书馆、阅览室、礼膳厅、学生公寓,电教及实验设备达普通完中一类标准。 学校拥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91人,其中高级教师19人,一级教师41人。教学班25个,在校学生达1350人。 学校本着“以人为本,服务于人”的办学宗旨,以“敦品、励学、研教、拓新”为校训,坚持走素质教育之路,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举办了音、体、美、计算机特长班。近几年,高、中考皆榜上有名,成果丰硕。 八中全体教职工秉承“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教育思想,为了争创示范学校、特色学校辛勤耕耘,再创辉煌。
安徽省安庆市第二中学是市属重点中学,她的前身是创建于1899年的圣保罗中学。校园占地百余亩,风景秀丽。安徽巡警学堂曾设帐于斯,民主革命先烈徐锡麟在这里举行反清起义;著名文学大师、学者苏雪华毕业于这所百年老校。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建章立制,科学管理,扩大办学规模,合理规划校园,提高教育质量,教学教研双轨并驱,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先后被命名为市重点中学、市文明单位、市花园式单位、省体育田径传统项目学校、省德育试点学校、市健康教育示范学校、省绿化造林先进单位、省花园式单位,1999年,学校又被接纳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俱乐部成员。恢复高考制度以来,已向全国高等院校输送了四千余名合格新生。 学校现有51个教学班,2900余名学生。在职教工216人,专任教师189人,其中中学特级教师2人,高级教师56人,一级教师80人。1985年以来,荣获全国优秀教师、先进工作者称号的有2人;荣获省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劳动模范称号的有6人。荣获国家、省、市级课堂教学大奖赛及“教坛新星”称号的有9人。在国家、省、市级报刊杂志上发表论文(著作)200余篇(部)。学校本着“尊重老年、依靠中年、寄希望于青年”的指导思想,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实施“教研兴校”,狠抓教学管理和教学研究;师徒结对,以老带新;加强教学交流,鼓励教师参加业务进修和继续教育等,力图多出人才,多出经验,多出成果。 学校办学条件优越。现有教学用房建筑面积28587平米,投资200余万元兴建的“科学楼”集微机室、语音室、实验室、多媒体教室、美术室于一体,试验仪器齐全。建筑面积达3200平米的“逸夫图书馆”于2000年8月竣工,藏书达6万余册、报刊杂志110种;体育设施齐全。 走过百年办学历程的安庆二中,正以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示为方向,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向着省级示范中学的目标迈进。 校训:敦品、砺志、求是、创新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