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徐悲鸿中学是一所民办公助,具有美术特色的完全中学。 北京市徐悲鸿中学是由我国美术教育著名学者、徐悲鸿之子徐庆平教授积极响应国家相关政策与精神,于1996年 8月30日正式成立的。担任校长的徐庆平教授曾获巴黎大学美术史博士学位,担任过中央美院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巴黎总部官员,现为全国政协委员。 北京市徐悲鸿中学的创办也是北京市进行多种模式办学的新尝试、新举措。适应了社会的发展并满足了部分学生、家长造就较高素质美术人才的需求。该校的建立,对探索“民办公助”的教育体制创新、拓宽基础教育的办学道路;摸索基础教育、素质教育、特色专业教育相统一;适应新世纪人才竞争的需要,造就高素养人才等方面都具有深远意义。 北京市徐悲鸿中学分为初中部和高中部,一校两址。学校按艺术类学校标准配置的教学设施有:标准教室、画室、计算机教室、电化教室、语音教室、工艺制作室、陶艺制作室、电脑工作室、摄影工作室、体操房、图书室、阅览室、展览室、精品陈列室、多功能厅和电窑等。 该校凭借现有的京郊梨村和安徽黄山两处美术实习基地,每年组织学生定期进行教学实践和社会实践等教学活动。北京市徐悲鸿中学办学模式还在扩展与延伸。他们在北京与中国人民大学共同创办了徐悲鸿艺术学院。这是一所新型全日制、综合性高等艺术学院,是中国人民大学下属的二级重点发展学院。学院坐落在北京西郊以高科技文化著称的海淀区四季青乡,周围有香山、八大处环抱,学院内湖山亭宇,鸟语花香,环境优美,是学子深造的理想园林式艺术学院。 至此,在京城包括高等、中等、初等徐悲鸿艺术教育一条龙办学体系基本形成。在徐悲鸿艺术委员会的统一规划、指引下,学校办学的横向网络又结硕果。在国内,上海、南京、沈阳、东宁等地已相继成立徐悲鸿中学。网络模式教育实现了智力资源共享,促进各地徐悲鸿美校规范化管理和规范化发展。在海外,已由徐悲鸿国际基金会北京市徐悲鸿中学与美国、加拿大两国艺术学院建立了“友谊校”关系。目前具体合作意向确定,已进入操作阶段。 弘扬悲鸿精神、发扬祖国美学教育已在改革中扬帆,在开放中腾飞。
北京十五中创建于1962年,是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创建的首批公立学校之一,是市属重点中学。1996年被评为市学习科学研究先进集体。 校园座落在前门大街,校园绿树掩映,芳草如茵,环境幽雅怡人,教学设施堪称世界一流。学校现有教职工160人,教师72人。市区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32人,约占教师总数的三分之一。教师队伍整体素质高,为社会各界所认同。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务本求实、科研兴校、研以致用、开放办学、以德治校、依法治校的办学思想。努力培养学生尊重包容的群体意识和独立自主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健康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和善于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把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争创"校舍、设备、师资、管理、质量"五个一流作为学校的办学目标。 学校注重教师队伍的道德建设、注重教育观念的更新。聘任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十二名知名教授为客座教授,近十年他们来校讲座200多次,指导教师提高业务水平,培养学科特长生。学校坚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坚持创新、勇于探索,从理论的高度指导工作,突破教育实践中的重点和难点,从整体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北京市北纬路中学2000年,宣武教委投资1000多万元新建一座科技实验楼,并对原有的教学楼和办公楼进行了内外装修。投资500多万元更新添置了设备和器材,装备了六个学科实验室、2个学生计算机房、4个专业教室(音乐、美术、劳技、形体训练)和多功能厅、报告厅、语音声像教室、6个多媒体信息教室、图书馆、阅览室。安装了全校闭路电视教学系统、双向调频广播和校内计算机局域网络系统,各种教学配套设施已达市区先进水平。今年,还将对操场和校园环境进行整修,到9月1日新学期,校园环境将更美好。 学校的校训是:团结、勤奋、求实、向上。学校的办学目标是:贯彻教育方针、依法治教、管理到位、队伍精干、条件达标、全面育人、办有特色。学校的育人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强健的体魄、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优良的品格、良好的习惯,敢于面对困难、克服困难。学校常年坚持办好少年团校、少年军校、青年党校。有计划、有目的的组织学生参加社会活动和公益劳动,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了充分发展,每年都有大量学生在市区各级科技、文体竞赛中获奖。 学校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体作用的发挥和兴趣培养,突出现代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的辅助作用。重视活动课和选修课、辅以课外活动、社会实践。明确提出教学要立足课堂,要治学严谨,要管教管导,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学校重视两支队伍的建设,把爱岗、敬业、育人做为目标,推广、普及计算机辅助教学。近年来学校办学质量稳步提高,近几年高三毕业生高考上线率达88%,三分之一的学生考上重点大学,初三中考升学率99%,优秀率70%,近一半学生考入市区重点高中,为我校赢得了较高的社会声誉。
北京师大二附中始建于1953年,是一所校园优美、设备先进、师资优秀、校风好学风正、教学质量高、在社会上享有很高声誉、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力的市重点中学,是北京市首批重点建设的普通高中示范校之一。目前学校已形成一校三址的发展格局,即高中部、初中部、国际部。 学校在管理上的特色是“人文管理”,具体表现是“学校管理要‘目中有人’,重视观念的定向和指导作用,发挥情感的亲和力与凝聚力,营造博爱思想的高品味文化氛围”,核心是“人本”与“和谐”。 学校坚持“尊重学生自主,倡导人文教育,重视环境熏陶,强调道德实践”的教育主张,形成“人文素质教育”和“自主性发展”的育人特色。 学校实施“欣赏型德育”,倡导德育的人文性,自主性,强调通过立美创造实现德育过程德美交融,引导学生在欣赏中完成道德自主构建;学校倡导“有效教学”的理念,保持优质的教学质量,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情感需求、认知需求和升学需求。 学校开展一系列重要的国际交流活动,不断开阔师生的国际视野,引导师生关注人类发展的现状和前景,不断提升跨文化意识,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探究意识和鉴别能力。 我校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一直秉承“三兼优一发展”的育人目标,既继承了优良的传统,又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教育、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进行了科学、有效、深入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使这所传统名校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教育特色 人文教育、自主发展教育理念 构建学生的健全人格 打好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主张 尊重学生自主 倡导人文教育 重视环境熏陶 强调道德实践培养目标 三兼优一发展 :优秀的初中毕业生,经过三年的高中培养,应当成为人格发展和身心发展兼优,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兼优,人文素养和科学(自然)素养兼优,个性得到健康发展的高中优秀毕业生。发展特色 发展以人文教育为基础 育人以学生发展为根本 管理以人为精神为主导。
北京三帆中学是北京师大二附中的初中部,是一所校园环境优美,设备先进,师资优秀,校风良好,教学质量高,在社会上享有很高声誉,北京市知名的初级中学。 学校的校训是“笃志、博学、质朴、方正”。学校治校“从严、务实”,注重人文管理,重视校风建设,传承北京师大二附中的优良传统,在实践中形成了“奉献、务实”的群体精神,“争创一流”的群体意识,“勤奋、廉洁、奉公”的干风,“团结、模范、求实”的党风,“正己、敬业、爱生”的教风和“勤学、文明、朴素”的学风。 学校的教育理念是“以人为本,科研兴校;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打好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主张是“尊重学生自主,倡导人文教育,重视环境熏陶,强调道德实践”。学校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培养学生全面发展,重视学生个性差异,发展学生健康个性,培养目标是“为北京市重点高中(示范性高中)和其它高一级中学培养习惯良好,人格健康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初中毕业生”。 学校以“人文素质教育”和“培养学生四个良好习惯”为育人特色。学校引导学生,通过学习丰富人文知识,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人文实践活动提高人文素养。学校根据学生的特点,在实践中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良好的健身习惯,为学生学会做人奠定坚实基础。 学校积极推进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认真规范地落实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大力开发校本课程,开设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坚持“有效教学”的课堂教学理念,坚持师生双主体互动式的课堂教学方式,以学生为本,以强化基础知识和技能、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满足不同兴趣爱好、不同发展方向、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学校开展了多层次、多形式的国际友好交流活动,目前有多名外籍学生随班就读。学校与新加坡、俄罗斯等国的学校结成友好学校,师生多次应邀互访。国际化的双向交流,开阔了学生的眼界,使学生有更多机会直接“面向世界”。 学校发展健康和谐,近年来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学生学业成绩名列市、区前茅,60%以上毕业生考入北京市重点(示范性)高中,其中很多学生考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知名学府。学校也荣获多种荣誉,被评为“全国童心红丝带同伴教育活动先进校”、“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道德教育示范校”、“全国JIP实验先进校”、“和谐中国·首届全国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十佳示范创新学校”、“首都文明单位”、“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实验先进校”、“北京市教育科研先进校”等。 面对新世纪的机遇和挑战,北京三帆中学将与时俱进,在深化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自强不息,再创辉煌。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