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北京市第六幼儿园建于1954年,是建国后由政府出资兴建的第一批市立幼儿园之一。北京市第六幼儿园是西城区教委下属的一级一类幼儿园,是全寄宿幼儿园。 活动场地:幼儿园占地10430平方米,室外活动场地宽广,达5137恩平方米,分为四个活动场地,孩子能在园内尽情地奔跑、嬉戏。 建筑主体是仿苏联建筑式样,校舍高大、敞亮。各班有独立的活动室、寝室和卫生间,还设有一些专门的教室、如音乐厅、图书室、电脑室等,让孩子有广阔的活动空间。 玩教具:幼儿园室内有各种大型运动器械:滑梯、荡船、转椅、索桥等等。室内有各种玩教具,图书人手一册,定期更换;幼儿园专门设有电脑室,有IBM公司捐赠的电脑4台,让孩子们从小学电脑、用电脑。 师生比例:全园在园幼儿300名,共10个教学班,保教人员40名。 师资力量:师资力量雄厚,80%以上的老师具有大专以上的学历,部分老师是大本毕业。 特色推荐:幼儿园开展了蒙氏教育,现有4个试验班,使蒙氏教育中国化,更适合中国的孩子和国情。蒙氏教育的核心思想是让孩子自己动手、自己操作、自己动脑解决问题,学习知识。今年9月将在全园推广。幼儿园设有电脑室,还为孩子们专门准备了幼儿软件,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会电脑操作。幼儿园专门为孩子们请外研社的老师,让孩子在儿歌和游戏中学会英语。 兴趣班:幼儿园特聘外研社的老师给孩子们上英语课;请国家棋院的棋手给孩子们上围棋课;还开设了小提琴、舞蹈、绘画、武术兴趣班。 园内外活动:幼儿园每年组织两次以上的园外活动,有远足、春游、秋游等。 生活保障:在园保健医生3名。 沟通方式:每月有一次家长开放日,请家长参加还是们一日的生活和学习活动;每个孩子都有家园联系册;每个班都有一个家园共育园地。 招生时间:每年3—5月份报名,9月份入园。 招生范围:2.5岁—6岁的孩子
坐落在德胜门东侧、什刹海北岸的果子市幼儿园,始建于1958年,隶属于西城区新街口街道办事处。这里曾是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妹妹的府邸,如今已成为充满欢歌笑语的幼儿乐园。 该园有宽敞的户外活动场地,有深受幼儿喜爱的大型玩具,有配套的活动室、寝室、卫生间、音乐教室、电教室、幼儿伙房、资料室、保健室等,能充分满足幼儿学习生活的需要。 该园现有教职工40名,接收3-6岁幼儿250名。为了提高保教工作水平,该园十分重视业务学习、教研活动和教师队伍建设,于1997年被认定为北京市一级一类园。 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住脚,幼儿园坚持多种办园形式并举,开办了整托、日托、长日托、双休日托,千方百计地满足家长对入托的需要。该园还坚持为幼儿洗澡、洗头、理发、剪指甲、拆洗被褥、代买物品。1998年应回民小朋友家长的要求又开设了回民灶。 为了发挥幼儿园的教育功能,为社区学前教育服务,幼儿园向社区散居未入托幼儿开放,以多形式开展家教指导工作,建立幼儿园与地区散居未入托幼儿的活动联系卡、组织这些幼儿参加幼儿园的升旗、“六一”联欢等活动,双休日向地区幼儿开放大型玩具、每周四向散居未入托幼儿家长提供咨询。她们还组织家长订阅家教刊物,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提高家长的家教工作水平。
高井幼儿园始建于1958年。1995年9月东明聋儿康复中心归属高井幼儿园后,她成为北京市第一所聋健合一的幼儿园。现有4个普教班、6个聋儿特教班,分别招收正常幼儿140余名,聋儿24名。高井幼儿园是一所街道园,园内环境整洁、安全,设施齐全,语训室、测听室均经声学处理,专室专用,同时拥有一支较高素质的教师队伍。1993年被评为全国聋儿康复先进单位。为了更好地探索聋儿康复早斯教育的途径――聋健全一式的主流化教育,该园聘请著名专家来园指导特教工作,安排所有的语训教师分批进行培训和学习,并充分利用园里普教的优良环境,将康复较好的聋儿送入相应的正常幼儿班学习、生活,通过与正常儿童的交往,不但减少了聋儿的心理障碍,发展了聋儿的语言,使他们的社会性和个性得以健康的发展,同时也培养了正常儿童的同情心。在教师们的辛勤努力下,大大缩短了聋儿的康复周期,康复率始终保持在25%左右。每年都有3-5名聋儿进入普小,有时一年高达11名。该园为了更好地向幼儿进行科学启蒙教育,投资数十万元创建了“幼儿科技小天地”多功能厅。1998年12月被北京市西城区科普联席会首批命名为“西城区科普教育基地”。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