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格致中学始建于1846年,择于山北麓为校址,是西方教会在福建创办的最早的中等学校。其前身为“格致书院”、“福州私立格致中学”和“福州第五中学”。1992年经福州市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福州格致中学。 格致中学校名取古代经典《大学》中“格物致知”之意。“格物致知”是全校师生躬行的准则,也是百年老校精神和传统的体现。学校治学严谨,蜚声八闽。格致 校友中有在中华大地洒下殷殷热血的志士英烈,有共和国的将军和省部级领导,有拥护社会主义和祖国统一的著名爱国人士,有成绩卓著的中科院院士和科学家,有 知名的书画家、艺术家和体育健将,更有数以万计的格致校友活跃在海内外的各行各业,为祖国和人类的进步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 福州格致中学是省“一级达标中学”。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学校坚持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深化改革,被评为“全国学校民主管理先进单位”,省第八 届、第九届、第十届“文明学校”,省、市“实施素质教育工作先进学校”和“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以及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学校办学条件上乘,师资力量雄厚。学校依山而建,校园由法海校园、鳌峰校园组成,占地面积33380平方米(约51亩), 校舍建筑总面积26057平方米,建有多媒体交互式校园网络系统,教学设备现代化。学校现为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设41个教学班(其中体艺特长班5个), 在校生1939人。学校现有在职教职工170人,其中专任教师146人,专任教师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特级教师4人、省中小学中青年学科 (教学)带头人9人、市名学科带头人1人、省市优秀青年教师34人,获“硕士学位”教师27人、中学高级教师54人、中学一级教师34人。 在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构建有福州特色的科学教育体系”的实践中,学校继承优良传统,以“传承文化、探索真知、培育新人”为办学理念,发扬“和谐、严谨、求 是、创新”的校风,“博学、笃行、至诚、至善”的教风和“诚实、勤奋、合作、进取”的学风,逐步形成以“优化教学设计、教学手段和教学过程”为主题的课内 外教学一体化、教学指挥机构设置合理化、常规管理制度化、管理行为科学化、师资培训经常化的办学模式,在“校本课程”开发和“初、高中新课改衔接”研究方 面走在全市前列。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高一、高二年级开展了含天文观测、走进三坊七巷等几十项课题的“研究性学习”课程,并取得丰硕 成果。学生在各级学科竞赛和省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频频获奖,学校荣获“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组织奖”,被授予“省科技教育基地学校”、“省青少 年科技教育先进集体”等称号。学校还是市体育传统学校和音乐、美术活动“综合先进学校”,是福建师大音乐学院的“艺术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及“音乐教育实践 基地”,并拥有乒乓球运动、篮球运动、交响乐团等富有格致特色的育才基地。 近年来,福州格致中学在教育、教学领域中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 绩,赢得了社会的认可和赞誉。展望未来,学校将继续发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齐心协力,开拓进取,以更新的观念、更实的举措,更高的质量,办人民满意的教 育,为实现创建省级和国家级示范校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福建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又称福建师大二附中。该校坐落于福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环岛北侧,马尾区文体路一号,是开发区区属公立中学。创办于1988年6月29日,学校前身为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培英学校。原有中学和小学,后把小学迁出与闽渔中学小学部合并,建校为师大二附小。中学则与闽渔中学中学部合并。中学1996年9月和福建师大联合办学,改为现名。该校是省一级达标学校,福州市足球传统学校。2008年,建校20周年。 福州师大二附中坐落在福州马尾君山下、马江畔,创建于1997年,学校现有52个班级,学生2500人左右,教职工207人,二附中现占地60多亩,环境优美。学校主体建筑为教学大楼和科学实验楼,另有办公楼、图书馆、学生公寓和餐厅;学校辟有文体活动区。校园四季常绿、绿树成茵、鲜花绽放,被评为市绿色学校。治学严谨,校风好,环境优美,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条件。学校良好的人文环境,熏陶出教师儒雅的学者气,学生勃发的书卷气。学校以丰厚的办学底蕴,鲜明的办学特色,骄人的办学业绩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是福州市马尾区公立完全中学规模最大的学校,是福州市马尾区唯一一所被省教育厅确定为一级达标的学校。 福州师大二附中拥有国家田联验收的标准田径场、省级中学示范图书馆、能容纳600多人的学生公寓楼,信息技术设施完备,拥有校园局域网,所有教室配有多媒体教学设备。各类专用教室、探究室配备齐全。我校力争“十二·五”期间实现省一级达标学校的目标,努力办成“办学条件标准高,育人环境品味高,教师队伍素质高,管理规范档次高,全面发展质量高”的福州东区名校。 学校在传承中求发展,在改革中谋跨越。
闽侯第一中学即闽侯县第一中学。 闽侯一中,源自福州三牧坊,始于1902年的“全闽大学堂”。抗战期间,迁往沙县,同年8月,学校分初、高中两部办学,高中部校址在沙县城关;初中部迁往沙县泽滨,1943年9月,又迁到闽清六都(坂东)办学,1950年5月再迁至闽侯南屿镇办学,并改名为福建省闽侯中学(简称"省闽中")。1954年7月闽侯专区决定将福建省闽侯中学高中部迁往闽侯县甘蔗街道城门独立办学,后更名为福建省闽侯第一中学。 八闽首邑闽侯县的第一中学,屹立于风景秀丽的闽江之滨,经过将近百年的风风雨雨的洗礼,拥有了一段辉煌的历史,如今呈现出一派壮丽的风采。闽侯一中创建于1902年,历史久远,人才辈出。以优质的办学质量享誉省内外,进入新世纪,更焕发勃勃生机。如今已拥有36个高中教学班,1800多名学生,是福建省文明学校,福建省实施素质教育先进校,是闽侯县高中的龙头学校,在省内外享有较高声誉和广泛影响。
福建省福清第一中学创办于1925年,4月7日是校庆日,前身是福清县立初级中学,后与私立文光中学、私立闽海初级中学合并而成。1980年确定为福建省首批重点中学,1996年成为福建省一级达标中学,现为省一级达标高中、福州市“双文明”标兵单位、福建省文明学校、省高中课改样本校、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全国贯彻实施《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先进学校。现正在创建福建省示范性高中和国家级示范性高中。 学校座落于著名侨乡福清市融城北隅的凤凰山麓,占地面积80580M2,建筑面积61727M2。校园环境优美,布局合理,是省花园式单位、省级绿色学校。 学校现有高中三个年级39个班级,学生2000余人。师资力量雄厚素质良好,现有教职员工173人,其中高级教师58人,一级教师43人,先后有3人被评为特级教师;福建省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4人,福州市骨干教师18人。办学条件完备优越,拥有省级示范图书馆、先进的校园“三网”、400米塑胶跑道的田径场和集标准游泳池、球类场所以及艺术教室于一身的体艺馆等。 全校师生秉承一中人自强不息、拼搏争先的精神,努力践行“严勤实活”的校训,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正朝着“现代化、有特色、第一流、可持续”的办学目标挺进。教育教学质量较高且稳步提升,高考成绩位居福州地区前列。学校是社会公认的培养人才的摇篮,教书育人的胜地,师生生活的乐园,改革示范的榜样,各界赞誉的名牌。八十多年来,已为高校和社会培养和输送了数以万计的各种优秀人才,涌现出一批享誉国内外的政界精英、科技专家、著名学者,校友遍布海内外。 “凤凰一日乘内起,光芒万丈耀千里”,凤凰展翅,需赖您东风助行。朋友们,您的支持和帮助将使福清一中的明天更美好。
福建省福州延安中学位于鼓楼区学院前巷2号,1990年以来,学校校园校貌有了很大的变化。新建了我市中学最大的5680㎡室内体育馆“泽盛楼”,修建了200米塑胶跑道,改建了校门,学校绿化、美化,学校育人环境良好,是福州市绿色学校。学校现有初、高中共55个教学班,学生近三千人。 多年来,学校坚持以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办学,实施素质教育,教育教学质量稳步上升,2005年,被评为区、市、省实施素质教育工作先进学校。学校把弘扬延安精神作为德育工作的切入点和结合点,提出了“走进延安门,就是延安人”、“做延安人,铸延安魂”的口号,坚持用延安精神培养教育学生,使学校德育工作独具特色,受到了党中央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2003年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中央七大媒体专文介绍了学校的德育工作;2004年中宣部部长刘云山、省委书记卢展工等领导亲临学校视察,肯定学校的德育工作“是这方面的典型,在全国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学校走科研兴校之路,认真进行课题研究,参加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中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优化研究与实验》的实验工作,实验成果显著,被评为课题先进实验学校。学校积极推进教法、学法、考法的改革,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2001-2005年连续五年中考成绩名列全市前茅,2004年、2005年中考名列全市公立校第一。此外,学校在学科竞赛中也捷报频传,仅2004-2005学年获市级以上奖项146人次,是全市获奖人数最多,奖项最高的中学之一。学校十分重视科技教育,是福州市科技示范校。在第19届福建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得1项省一等奖,在第20届福建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得4项省一等奖,并被省科协、省教育厅等五部门授予“福建省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组织奖”、“第六届福建省青少年科技教育突出贡献奖”科技教育集体,在第21届福建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一、二、三等奖各1项。
坐落在福州市台江区吉祥山地段保福山的福州第八中学,占地3万2千4百多平方米,前身私立文山女子中学创办于1853年(清咸丰三年),现在已经是一所办学时间超过160年的名校。现在学校位于福建省福州市八一七中路707号。 文山女中初名“保福山女书院”,是美国基督教公理会(即美部会)在中国创办的最早女校之一,创办人为美国人卢公明,后改名“文山女子学校”,自创办到1952年由市人民政府接管并接收私立开智中学、榕工中学部分师生组建福州第八中学,整整有157年历史。早年学校主管称“主理”,教会派美籍女传教士担任,卢公明后三任主理为唐意雅、宋蔼之、岑崇淑。经1927年收伊斯兰教育权的斗争后,学校移交中华基督教会闽中协会管理,由中国人担任校长,先后为黄文玉、孙淑贞、王秀贞。黄、王2人同为文山校友,3人大学毕业后均曾留美,她们都为文山女中的发展做了积极贡献。抗日战争时期,学校曾内迁永泰,再迁邵武,胜利后迁回。1938年校内已秘密成立党小组,次年发展为党支部。解放后新生的福州八中,至今也走过50年光辉历程。学校1958年即被确定为福州市重点中学,1959年高考成绩跃居全省第二名,1960年荣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单位,校党支部书记张俊为此赴京出席了全国文化、教育、卫生系统群英大会。1962年校庆时,教育厅厅长王于畊说,“八中将会是第一流的好学校。”1963年应届高中毕业生吴孙焰曾勇夺高考全省状元。文革后,1978年学校即被授为福建省教育战线先进单位。1980年被确定为首批办好的17所省重点中学之一。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1995年经评估验收,学校被确定为福建省普通中学一级达标学校。校长戴俊同年获评全国先进工作者,在全国劳模表彰大会上受到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2000年,学校又被教育部授牌确认为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学校各项工作并受到省市文明学校、省模范职工之家、邓小平理论“三进”工作市先进、创卫工作市先进和先进基层党组织等多种荣誉称号。
福建省长乐第一中学是一所具有120年悠久历史的老校。 学校座落于长乐市区东北隅,东临汾阳溪,北倚六平山。校园掩映在古木花丛之中,景色宜人,是福建省首批“花园式单位”。至今,已连续十届被评为“省文明学校”。曾获得“福建省实施素质教育工作先进学校”、“福建省依法治校示范校”“福建省师德建设先进集体”“福建省模范职工之家”等诸多荣誉。 校园现有面积92亩,建筑面积33604平方米。静立校内的陶媛(培青)红砖楼,成为一中百年老校的象征;学校先后新建教学大楼、综合大楼(南教学大楼)、校友楼(由冰心题名)、新实验大楼、行政办公楼、学生宿舍楼、教师单元宿舍楼、新膳厅、体育馆和图书馆等,并在山麓溪畔建有300米跑道的田径场;学校建有校园局域网,全面推行网络管理;图书馆有10多万册图书、10多万册电子图书,为省级示范图书馆。 学校现设高中43个班,学生2千多名;全校教职工174名,高级教师45人,中级教师51人。 现任校长、总支部书记董孔铭。 长乐一中的前身是私立培青初级中学、县立初级中学、私立建华初级中学。而私立培青初中的前身是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创办的陶媛女校与宣统三年(1911年)创办的格致男校,两校于1931年合并成私立培青初级中学。县立初级中学、私立建华初级中学于1942年创办。 1951年,培青、县中、建华三校合并,在培青校址成立长乐初级中学;1954年改称“福建省长乐中学”;1957年改称“福建省长乐第一中学”;1970—1972年,一度改称“长乐城关中学”。 百余年来,学校培养初、高中学生4万余名;1977年恢复高考后向大专院校输送近万名新生。校友中人才辈出,在许多领域作出了重大贡献,是学校永远的光荣与骄傲。 近年来,学校继续发扬“更新更高更好”的一中精神,开拓进取,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每年,高考成绩均在福州地区同类校前列。同时,学校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注重结合乡土文化资源,开展学生思想道德建设。2008年11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到我校视察,指出“福州市长乐一中结合当地名人成长成才的经历,运用多种途径开展德育教育,效果很好,多年来青少年犯罪率为零”。学校注重培养学生兴趣和特长,成效大。如:2007年6月,校合唱队发扬省赛六连冠的优良传统,代表福州市获得福建省“平安歌曲大家唱”一等奖。2006年至2010年期间,共有16人获得奥林匹克计算机比赛福建赛区一等奖,1人获得亚太地区信息技术比赛银奖,2人获铜奖;2人获得福建省数学联赛一等奖,各有1人获得奥林匹克化学、物理学科省赛一等奖。另有多人获得其他奖次。奥赛成绩居全省同类校前列。 如今,学校正积极创造条件,争创全国一流学校。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