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南平市实验幼儿园座落在绮丽的延平湖畔,秀美的九峰山下,她创办于1995年9月,是南平市教育局直属的公办园。园建筑面积4600平方米,主体教学楼一座,前后有两个宽敞的户外活动场地。现有20个教学班,总园有大、中、小三个年段15个班,另设有两个分园:青少年宫分园早教部4个班和武夷分园1个班,幼儿680余人。职工86人,其中正式教职工54人,临时职工32人。教师队伍中大学本科学历13人,大专学历25人,中级职称25人,初级职称13人;保育员均初中以上学历、受过专业培训、有合格证;保健员受过专业培训,均毕业于本专业。开园以来,在上级各部门关怀、支持下,不断改善办园条件,优化育人环境,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间开辟了快乐井、海洋球池、娃娃乐园、戏水池、玩沙池等户外大型游乐区及各年段专门的游戏区域;按省优标准设置了各类活动室;班班配备了钢琴、电脑、彩电、VCD机、三用机、空调、热水器、饮水机、消毒柜等。园内配有电脑、扫描仪、打印机、复印机、塑封机、摄象机、简易摄像头、幻灯机、音响等现代化设备,为了更好地开展课改工作,购买了数码照相机、数码摄象机,建立了校园网,教师电子备课室等,成为一所设施齐全,功能齐备的现代化幼儿园。十年来我们重视坚持以研促教,开展了国家级课题"幼儿科技启蒙教育"、"幼儿韵律合作化"、省级课题"山区生态环境"、"幼儿数学教育"、市级课题"幼儿园活动区"等课题研究。在课改浪潮的冲击下,我园作为省级课改试点园之一,于2002年8月率先启动了课改实验工作,我们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精神为指导,确立了"尊重人的自然发展,激励人的自主发展,成就人的自我发展"的办园理念,立足园本实际,以幼儿快乐情感培养为切入点,积极投入课改实践研究。倡导让幼儿在快乐中学习、快乐中成长的教育理念,开展幼儿快乐情感培养的探索和研究,促进了师幼共同成长。在全体教师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在教育科研领域取得了累累硕果。教师们在各级刊物发表论文及活动设计60余篇,其中国家级报刊发表35篇。相关的教育研究和论文多次在全国、省、市级、交流和获奖。在教师们的精心指导下,幼儿绘画、卡拉OK、时装表演等在全国、省、市各级比赛中,获奖多达100多人。南平实幼自1995年创办至今已有十个年头,走过了一条创业、发展、夺省标、创省优的拼搏之路。一分耕耘 一份收获,短短十年间,实幼人以求实创新,团结合作,无私奉献的严谨教风,一步一个脚印,在办学史上赢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1997年通过省标准园评估,1998年荣获省级先进幼儿园称号,2000年被评为南平市第七届文明学校,2002年顺利通过省级优质园评估,被评为"省级优质园"、福建省第八届文明学校、2003年被评为福建省绿色学校、南平市巾帼文明示范岗;南平市卫生先进学校,2005年被评为先进基层党支部和卫生单位。近年来先后,有15名教职工分别获得国家级、省级、市级的表彰。如今,南平市实验幼儿园集教学规范、教改试点、教研中心为一体,成为闽北幼儿教育战线的排头兵。成为家长、社会信赖的幼儿园。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十年只是一个起步,今后我们将不断深入课改实践,进一步优化幼儿园的课程,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富有个性地发展。
松溪三中座落在河东小洋桥,于93年开始筹建,为加快“普九”步伐,当年九月便开始招生,校舍没建好,就借用县一中的四间旧教室上课和两间地下室办公。首届228名学生和十几位教师就在这简陋的条件下,迈着匆匆的脚步,书写三中历史的第一页。经过一年的努力,94年搬进新校,95年新建了办公综合楼,99年新建实验楼,2005年扩建四间教学楼和新建学生宿舍楼。至2007年,学校校园面积达2.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000多平方米。学校还先后配置电脑26台,投入62万元建成校园网,并建多媒体教室和建成校园广播系统。一所环境优美、设施齐全、设备完善的新三中矗立在松溪河畔。
邵武第二中学是一所全日制普通完全中学。学校创办于1947年,半个多世纪的办学史,使学校具备较好的办学条件。 学校占地面积35964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1067平方米(另有茶园45亩,山林毛竹38亩)。学生微机室二间占地160平方米,微机88台,电视机24台(每班配备一台),投影仪24台;学生宿舍60间,计2106平方米;教工宿舍2575平方米;学生餐厅及食堂881平方米;篮球场3个,250米环形跑道的运动场一个。 学校行政管理机构健全:设党支部、校长室、办公室、教务处、政教处、教研室、总务处、保卫科、工会、团委等,现有22个教学班,学生984人,初中部16个班,高中部6个班,教职工80人,其中高级教师4人,中级教师36人,专任教师64人,本科学历47人,本科达标率58.7%,学历合格100%。 学校倡导"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校风,培养目标是:让每个学生都有崇高理想,让每个学生都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健康的人格,让每个学生都有发展。教育教学质量一年一个新台阶,实现了创农村一流中学的目标。 近年来,学校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取得了一定成绩。 曾先后评为省文明学校、省绿化红旗单位、省勤工俭学先进单位、省农村中学常规管理先进单位、第六和第七届南平市文明学校、南平市党政工共建先进教工之家,2002年又被中共福建省教育委员会、省教育厅、省教育工会授予"先进教工之家"荣誉称号。 学校团委在2000--2004年连续五年被评为邵武市"五四红旗团委"。
建瓯市川石中学创办于1970年,是一所有着三十多年历史的农村普通中学。占地面积28216平方米,现有14个教学班,学生总数700多人,教职工56人。川石中学的学生在课堂上通过自己的阅读、思考、观摩、实践、想象、质疑和创新等丰富多彩的认识过程来获得知识,使结论和过程有机地融合起来,知识和能力和谐地发展,让课堂教学过程成为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课堂上不仅学生解放了,教材开放了,而且教学过程也开放了,教学时空也开放了,学生在课堂上几近随心所欲。教室四面皆是黑板,可随时上前演示。学生分组而坐,或交流、或讨论、或争论,课堂教学不再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6人方阵"的课桌摆放形式,每个方阵的"圆桌会议"形式,给两排相对而坐的学生互动的便利。自由、开放的空间和氛围,培养了他们的平等、自信的心理品质。教师简单的几句话引导更引来学生热烈的讨论,有时是小组内讨论,有时是全班人都参与;随便发言,不用举手,不用请示,站起来就说,有时呼啦站起来好几个,谁的嗓门大,谁就争到了发言权;老师在同学间走来走去,不时地提个问题,出个难题,引来的是又一轮的热烈讨论。进入个人练习环节,四周的黑板便派上了用场……课堂容量加大了,原来一节课完成三个问题,现在能完成十几个;原来一题只有几种解法的,现在多达几十种。 "先学后教,自主互助"的教学模式是川石中学制胜之法宝。"先学"包括三种形式:一是引领式先学;二是互助式先学;三是自由式先学。"先学"做到放手不放任,自主不自流,互动不浮动。"后教"是在先学的基础上,师生就学生先学中存在的相关问题所进行的相互学习,相互实践,相互探究。"后教"应做到:不学不教,以学定教,以教促学,教学合一。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基本特征有三,一是真实性;二是有序性;三是紧张度。 真实是高效课堂的前提。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开展的讨论,学习的结果都必须是真实客观的,不存在做秀等虚假行为。 有序是高效课堂的保证。有序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一步一步地完成学习目标的过程。 紧张是有效课堂的关键。全力以赴,全神贯注,全心全意是有效课堂的基本标志。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其实就是考试,学习就象考试那样紧张。
处闽江之首的八闽重镇南平市,有一座花木葱笼的校园——南平市第三中学。它坐落在城区环城南路的文明区内,正对九峰山风景区,与火车站隔江相望,与南平初级中学和南平师范附小毗邻。1968年,有32年办学汗青的南平师范改成南平三中。它一办学,就以松散的教风、杰出的学风、优胜的办学前提博得了社会的信赖,成为闽北一所令人谛视标新型完中。1979年,南平师范复办,今后一校分为两校。三十多年来,南平三中在盘曲的办学过程中生长强大,特别是1990年、1992年、1995年,在各级带领的体贴和社会各界的支撑下,黉舍抓住机遇,负重拼搏,艰苦创业,开辟朝长进步,各项事情步入疾速生长和标准化、迷信化的办理轨道,获得明显的成绩。1996年7月经省教委验收确以为省三级达标黉舍。1999年,南平郊区教诲格式调剂,黉舍停止高中招生,扩展初中招生范围。2002年12月,被省教诲厅确以为“福建省浅显初中树模校”。自1998年以来,黉舍持续被评为省“文明黉舍”、省绿色黉舍、省先进教工之家、省先进教诲工会、省课改基地校、省当代教诲技术尝试黉舍、王丹萍福建教诲奖及数十项郊区级表扬殊荣。黉舍占空中积46847平方米,修建面积17404.73平方米,具有一座4048平方米,可包容42个班级的标准讲授大楼;一座4040.41平方米的图书综合楼;一座3740平方米,按二级达标中学的标准设想的综合尝试大楼;楼内物理、化学、生物尝试仪器按Ⅰ类黉舍标准装备,语音室、微机室、电课堂、音乐室、美术室、多服从课堂、体操房等包罗万象,并配有先进的讲授设施和设备。体育活动园地8000多平方米,建有250米环形六跑道田径场和各种体育设施。另有三座教工室第楼和一座可包容300个床位的门生宿舍楼。95年底黉舍藏书楼经由过程省级中学藏书楼达标验收。黉舍现有47个讲授班,在校门生2500多人,教职工160多人,此中特级西席1人、初级西席43人、中级西席96人,中共党员45人。有本迷信历的西席达103人。师资力量薄弱,讲授教研才气才气纵横强,很多西席是省、市、区各学科带头人。黉舍每学年按期召开教诲讲授教研经历交换会、研讨会,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轨制,踏实推动新一轮课程鼎新尝试,并和天下几十所中学建立了讲授教研联络。比来几年来,在省级以上刊物颁发各学科论文80多篇。黉舍是“环保教诲”定点校,“中门生环境系列教诲”项目荣获省级和国度四部委的表扬。黉舍加强党的扶植,充分阐扬党支部的战役堡垒感化和党员前锋榜样感化,实施目标办理任务制,建立卓有成效的鼓励合作机制。黉舍倡导连合、文明、务虚、朝长进步的校风,敬业、爱生、松散、踏实的教风,弘扬调和、拼搏、创新的三中精力,教诲讲授质量稳步进步,社会名誉一日千里。办学以来,累计已培养了18270名初、高中毕业生,这些门生中的很多人已生长为卓有成绩的专家学者、军警功臣、豪杰榜样、体育明星、出产妙手、社会中坚和各级带领干部,成为社会主义当代化扶植的生力军。1979年规复高考以来,向各级各种大中专院校运送了两千多名流才。南平三中的年青校友遍及国表里,为人类的进步、社会的繁华正阐扬着更大的感化。黉舍贯彻“分身”目标,在鼎新开放的海潮中,以本质加特性教诲为冲破口,展开活泼活泼的教诲讲授活动,培养高本质的一代“四有”新人,培养出了无线电测向天下冠军朱建华等一批优良门生。黉舍的科技活动、读书活动,共青团、少先队事情、社区援助、家教研讨、体贴下一代事情等展开得头头是道,遭到了区、市、省、国度的表扬,黉舍的体育、音乐、美术教诲富有特性,效果明显,被誉为培养体艺人才的摇篮。黉舍正视德育事情,以爱国主义教诲为主线,强化“四风”扶植,在德育系列教诲过程中,构建具有光鲜特性的德育事情体系,校园里构成了一道色采斑斓的德育风景线,师生的思惟品德程度,校园精力文明扶植跃上新的台阶,舍已救人、拾金不昧、助报酬乐等好人功德蔚然成风。来日诰日的南平三中已成为闽北一所影响较大、质量较高、设施较全、生长潜力很大的省级初中树模校。抚今追昔,豪情满怀;瞻望出息,任重道远。现在,风华正茂的南平三中正行进在新一轮的课改小道上,尽力为社会生长培养更多的世纪英才,谱写教诲鼎新的新篇章。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