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第一幼儿园开办于1994年9月,是一所市直公办园,也是我市省级示范园。全园共13个班级,62名教职工和428名幼儿。园园以来,承蒙各级领导、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各界贤达人士的关心、支持和帮助,学园各类保教设备、设施日致完善,园学质量也得到很快的提高,且园舍紧邻市儿童乐园,周围环境优美、绿树成荫,是一所环境、设备一流的幼儿园。长期以来,我园能围绕幼教法规、坚持正确的办园方向,致力于建设一支自强、自律、有开拓创新精神的师资队伍。几年来,教师的文章、活动设计就有40多篇发表在国家级刊物上或获奖。目前,拥有大专以上学历的教师已达80%,全体员工能树立“一切以孩子发展为本,为孩子一生发展打好基础”的教育理念,并在全面育人的基础上初步凸现艺术教育特色。00年以来,就有50幅幼儿绘画作品获得省级以上大奖,并有一个专版发表在国家一级期刊《少儿美术》的名园介绍专栏上,幼儿的歌舞表演更是赢得了广大家长和社会的好评。为了展示我园实施艺术素质教育的成果,每学期我们都举行一次专场文艺宣传晚会。 几年来,我园先后荣获过“省先进幼儿园”、“省先进教工之家”“泉州市优秀家长学校”、“泉州市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02年三月,我园以良好的成绩通过“福建省优质幼儿园”的评估验收,迎头赶上了福建省优秀幼儿园的行列。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新的学年,我园将以全新的姿态迎接课程改革的挑战,突破传统幼教课程中存在的弊端,继续朝着现代化特色园迈进。
泉州市第三幼儿园,座落在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泉州市。她创办于建国之初的1952年,在50年辉煌发展的历程中,取得卓著的业绩,先后荣获“省优质幼儿园”、“市文明学校、”市园林式学校“等称号。 校园优美、环境舒适,交通便捷。与”省示范小学“——鲤城区实验小学和”省一级达标中学“——泉州七中达成优先招收我园毕业生的协议。在城南片区构成了有幼儿园、小学、中学为一体的育人环境,方便家长和学子择校就学。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化、原泉州市第三幼儿园,经泉州市鲤城区政府批准、改制为“国有、民办、公助”性质的实验型幼儿园、并命名为“泉州市第三幼儿园”。 改制后的泉州市第三幼儿园,加大资金投入,添置更新设备,扩大办学规模。现有教学楼3幢,设有33个教学班,班班配备钢琴、空调、电话、消毒、消防设施;园内有大型“儿童游乐场”“亲子乐园”和近千平方的“草坪操场”;师资力量雄厚,学科教师配备齐全,学生专车接送,家长放心。 我园办学形式灵活多样。既有全日制班又有日夜全托班,招收省内外0—6岁儿童。开设大班、中班、小班、小小班、BB班五个年段。大班人数不超过25人,BB班人数不超过15人的“小班制”。 我园的教育教学改革,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适时地引进了欧美弘扬的:“关爱生命,崇尚自然”,“弘扬个性,发挥特长”的先进教育理念。 我园以“艺术”和“英语”教育为特色,在全园营造“艺术”和“英语”教育氛围,开设“电子琴”、“钢琴”、“小提琴”、“古筝”、“舞蹈”等艺术培训班,创建”少儿艺术团”,聘请省市文艺界资深专家担任”艺术总监“;开设英语课,从小学英语,形成”人人学英语,人人讲英语,人人比英语“的气氛。实行”小班制“和”开放式“教学,体现”以幼儿为主体“,落实”因材施教“,激发学习兴趣,促进智力发展,充分发挥特长,弘扬个性,为今后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我园又是全区唯一获得具备实施0—3岁幼儿教育的研究,成立了0—3岁幼儿教育科研小组。泉州市第三幼儿园是您的最佳选择!常年招生,随时入学。
泉州东湖中心幼儿园办园主要成绩一、学园概况与办园成效泉州东湖中心幼儿园位于丰泽区东湖新村内,在改革开放大潮的九四年秋诞生。是一所由东湖街道行政主管,市、区教育局业务指导。由具有抱负、钟爱幼教事业的省民办教育委员会常务理事,市、区民办教育委员会副理事长、丰泽区优秀政协委员、妇联执委、优秀共产党员叶原原女士出资创办的,是泉州市首家融半日制、全日制、寄宿制为一体的多方位为家长服务的民营特色幼儿园。创园以来,在各级党政领导和广大家长的关心、重视与扶植下,经过全园保教人员的辛勤努力,学园以党建带工建,工建促党建,以教代会为载体,以社区为依托,注重人文与生态关怀,办特色教育,创教育品牌,迎来璀璨阳光。现已拥有以本园为中心,及面向农村的东海镇浔埔东源幼儿园和丰泽津头埔幼托所的三个园所,占地总面积5548平方米,建筑总面积4038平方米,综合教学楼3幢,容纳16个班级近600名幼儿,60多名教职工,10名党员,30名共青团员,形成城乡联营、幼托一体化的幼教集团模式。幼儿园秉承“一切为了促进孩子全面发展和为家长服务”的办园宗旨,坚持“以人为本,以诚取信,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谋发展”的经营理念,建立健全党、政、工、团、妇组织,实施科学、民主的“五制管理”方案(即执行园长负责制、教工聘任制、岗位责任制、工资公开量化浮动制、为教工办理保险制)。设立三级策略(创新——立园之魂,科研——兴园之略,民主——强园之本)。把住五大支柱(办园方向、社区资源、保教工作、后勤工作、家长工作)。以教科研为先导,以先进教育技术为媒介,实施德育领先的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倡导“科研兴园”,致力于开展多元化的课程研究探索,成为全国、全市的幼教教科研实验基地之一。幼儿园创办至今,已有近千名幼儿健康升入小学,并以较高的素质博得各所小学的好评,先后有400多人次幼儿在国家、省、市、区级的美术、音乐、体育类等的比赛中获奖;学园被市政府授予“社会力量办学先进单位”,分别被评为市、区文明学校,市、区优秀家长学校,市一级达标中心园、市创安合格单位、市园林式学校,区绿色学校、巾帼文明示范岗、区十佳职业道德先进单位,省、市、区先进教工之家,市先进女职工委员会、区工会基层工作先进单位等40多项集体荣誉,创造了福建省社会力量办学的五个第一(即省标准幼儿园、民办园里的党支部、省先进教工之家、民办园市级文明学校、省级模范职工之家)的显赫成绩;有60多人次的教工荣获“三育人”、“优秀教师”、“优秀园丁”、“特等园丁”、“女职工标兵”、“工会工作先进个人”等国家、省、市、区授予的荣誉。国家人大常委、原国家教育部杨副部长,妇联黄副主席、综治办主任、国家教科文卫工会女工主任和省、市、区党、政、工领导及社会各界、幼教同行1万多人次先后莅园视察调研、参观指导,对学园的办园特色与质量、民主运营、党建创先、工会工作及良好的园风园貌均给予高度评价与热情勉励,各种新闻媒体作了70多场次的报道。
泉州市机关幼儿园位于泉州市西街井亭巷43号,创办于1952年,前身为晋江地区行政专署机关幼儿园,文革期间停办,移现址,改现名。目前学园有9个班,共有教职工47人,在园幼儿340名,园内教学大楼总面积2240平方米,各类教学设施先进、齐全,为幼儿在园活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近年来泉州市机关幼儿园认真贯彻实施幼教两个法规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坚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按照"以改革求发展,向管理和科研要质量"的治园原则,发扬"团结、勤勉、求实、创新"的工作精神,坚持"以幼儿发展为本",不断探索教育教学新方法,把"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当作不变的主题,深入开展教学改革和教育科研活动,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勇于探索、大胆创新。所开展的"幼儿园各岗人员工作绩效考评","大班创造性游戏案例","幼儿语言倾听能力培养对策","区角活动探索"等课题的研究均获得省级表彰,其中《3-6岁幼儿创造性游戏阶段计划示例》和《幼儿园各岗人员绩效考评标准》,具有一定的指导性和操作性,为市区各类幼儿园提供了示范,受到了第一线教师的欢迎和认可。在上级领导的支持和全园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幼儿园早在1992年率先评定为首批"福建省优质实验幼儿园"并先后获省先进幼儿园二次、市先进幼儿园一次、市文明学校三次、市巾帼文明单位二次、市绿色学校、市先进达标党支部、市先进教工之家等到二十多项荣誉称号。随着幼教改革的深入发展,该园深深感到单一的、传统的分科教学已不适应幼儿的需要。因而探索幼儿园课程的整合,为幼儿创设丰富的活动情景,提供各种自主性探究和互动的机会,成为该园目前教研的主要目标。具体做法是:一、改革主题教学模式,尝试探究性方案活动。在多方位接触瑞吉欧教育体系理念的基础上,立足本园实际,利用泉州本土文化利源,先后在大、中、小班搞试验,开展方案活动,取得了实践性经验,其收获是:(1)使幼儿思维变得灵活;(2)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心;(3)培养幼儿敢于质疑求异;(4)促进了师生共同成长。二、改革陈旧的音乐教学方法,尝试音乐教育游戏化。采用游戏方法,运用各种艺术手段,让幼儿在充分视听、视唱、体验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发展其智力及非智力方面的能力。三、改革分科教学模式,尝试学科的整合。树立幼儿园一日生活就是课程的教育观念,淡化学科界线,重视各学科之间相互渗透,互相强化,使教育充满生活气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师资概况:全园现共有教职工47人,专任教师24人,其中园长1人,副园长1人。高级教师14人,一级教师10人,二级教师2人。全园教职工以“团结、勤勉、求实、创新”的园训为宗旨,积极进取,坚持在职培训,至今已有18名教师获得大专学历,一部分教师仍坚持本科学历的进修。全园100%教师通过计算机一级B考试。学园非常重视教师的在职培训,每年都选派教师到全国幼教改革最前沿的上海、北京、南京、深圳等地去参观学习,培训取经,不断提高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两位教师获全国优秀教师、四名教师获省优秀教师,三名教师获市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三名教师参加省市级骨干教师培训,多数教师获市级先进教育工作者、优秀党员、团员、师德之星等称号。这是一支富有经验又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她们以“爱心、细心、耐心”的工作态度,面对每个幼儿。幼儿在她们的呵护下将获得愉快得成长!班级概况:全园现有九个班级,在园幼儿342人,分有四个年段:大班、中班、小班、小小班。每班配有两名教师和一名保育员。在教育过程中注重贯彻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每班根据幼儿的特点及教师的特长开展课题研究,形成自己的班级特色地址:福建省泉州市西街井亭巷(362000)电话:0595-23981312385633信箱:jgyey@pub2.qz.fj.cn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