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西北中学,坐落在黄河之滨的兰州市七里河区中心地带,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与光荣传统的陇上名校。其前身是“北平清真学校”,1928年由孙绳武,王月波等一批热心国民教育的进步人士创办,校址在北平牛街,孙绳武先生为第一任校长。1931年改名为“西北公学”,后又改名“西北中学”。抗日战争爆发后迁至兰州,改名“兰州西北中学”。上世纪60年代改名“兰州市第28中学”,1990年恢复原名。学校占地面积65亩,校园环境优美雅致,教学设施齐备精良。 学校素以教育有方闻名遐迩。兰州西北中学在70多年的办学实践中,形成了“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品学兼优的学生。著名冰川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秦大河,著名文学评论家雷达、诗人汪玉良等学者、作家和原甘肃省副省长陈琦玲、甘肃省政协副主席杜颖等一大批党政领导干部,是历届毕业生中的优秀代表。 2000年9月以来,学校新一届领导班子锐意进取,勤奋工作,确立了 “在开放的教育中培养现代人,在民主的教育中培养自主人,在和谐的教育中培养健康人”的办学理念,带领全校教职员工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以“办一流教育,创一流学校,树一流校风,育一代新人”为目标,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关心和支持下,积极改善办学条件,全面强化内部管理,新建教学楼、实验楼各一栋,建筑面积共13930平方米;改建了综合楼、学生公寓和塑胶运动场。图书馆藏书29.2万册(其中电子版图书20万册);理、化、生实验室各5个,实验设备精良;全数字视听语音实验室2个,设座128个;多功能大厅2个,由视频、音频同步传输系统联通;40间标准教室都安装有多媒体教学、考试和监控系统;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先进,应用普及。 学校现有36个教学班,学生2200多名。教职工171人,其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9人;高级教师57人,中级教师58人,省市级骨干教师23人。2001年以来,学校有近30名教师先后获得“全国师德先进个人”、“甘肃省园丁奖”、“甘肃省先进工作者”、“兰州市优秀教师”、 “兰州市教学能手”、“兰州市教学新秀”等称号,在省、市级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50多篇,主编或参与编撰出版论著26部。 学校为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近年来先后派出150多名教师赴欧洲、澳大利亚和香港、澳门等地参观学习,并与澳大利亚昆士兰学校建立了教学交流协作关系,先后派出学生50多人次赴澳大利亚进行英语教学活动。近年来,我校学生在全国数学、化学、物理、生物、计算机等学科联赛中,共有20多名学生获得全国、省级赛区一、二、三等奖。高考升学率逐年大幅度提高,由2000年的29%上升到2005年的89%。 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德育先进学校”、“兰州市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甘肃省国防教育示范学校”、“兰州市国防教育示范学校”、“兰州市花园式学校”;是甘肃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 “南北往来中,东西学路通。讲台开睿智,道义古今同。冬夏辛勤业,春秋雅韵浓。师诚培俊杰,兴教德声宏。”原甘肃省政协副主席、书法家应中逸先生作于2004年春的《兰州西北中学题赋》,既是对今日兰州西北中学辉煌业绩的赞颂,更是对未来兰州西北中学光辉前景的瞻望。尚贤崇德,培俊育杰,绛帐弦歌,桃李争秾,兰州西北中学正在以稳健的步伐,走向更加灿烂的明天。
兰州市第二十二中学为市教委所属中学,始建于1964年。学校占地面积9600平方米,现有教职工91人,教学班24个,学生近2000人。兰州市二十二中学96年被市政府确定为首批薄弱学校改造试点校。在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学校领导端正办学思想,从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入手,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教育教学科研工作,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校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目前,校园环境焕然一新,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教学设施从无到有,在校学生比过去翻了一番。教育教学质量稳步上升,99年全市教育质量分析会上,兰州市二十二中学被授予“初中教育质量进步奖”;在今年四月召开的兰州市教育工作会议上,兰州市二十二中学作为先进学校的代表做了经验介绍;兰州市第六届教学新秀评比活动中,兰州市二十二中学有两位教师被评为“教学新秀”,实现了兰州市二十二中学市级教学新秀“零的突破”。三年来,有近20名教师先后荣获省“园丁奖”、市劳动模范、市优秀党员、市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学校也多次被评为各级先进单位。1999年底,我校顺利通过市政府薄弱学校改造检查验收,被确定为兰州市首批“标准化初中学校”,同时恢复高中建制。
兰州市第十二中学是一所市属普通完全中学。始建于1956年,其前身是“兰州市第六初学,1958年更名为“兰州市第十二中学”。 学校地处交通便捷,商贸发达的七里河小西湖地区。占地面积28.2亩,总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有教学楼、综合楼、电教实验楼各一幢。修葺一新的教学楼宽敞明亮整洁,同时可容纳1500余名学生(30多个教学班)上课,有供美术、音乐教学用的专门教室:综合楼配备有理化生实验室和实验准备室各一个。学校还斥巨资设置了生物标本室、微机教室。配备了140台奔III型品牌机。综合大楼配有面积达400平方米350个座位的阶梯教室。即将落成的电教实验楼建有语音、多媒体教室、音乐、美术、形体训练等专用教室;学校有可供120人使用的学生阅览室和藏书2万余册的图书馆。校园建有田径场地,混凝土篮球场以及各种体操设施。这些建筑和设施基本满足了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需要,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硬件环境。 学校现有教职工124人。其中专任教师107人,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教师59人。学校重视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培训工作。鼓励支持中青年教师的在职进修。学校每学年坚持进行教学新秀评选、教学基本功竞赛。进行观摩课、公开课教学活动,评教评学。各教研组坚持以老带新制度、全校共结老带新对子16对。并签订了帮带目标责任书。多年来,这支教师队伍忠诚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在较艰苦的环境中勤奋耕耘,取得了显著成绩,先后有3人被授予省“园丁奖”,7人被授予市“优秀教师”称号,1人被授予省级“骨干教师”称号,3人被授予市级“骨干教师称号,多人多次被市教委党组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近年来,我校教师共发表学术论文140余篇,出版专著三本。一支师德良好,业务过硬的教师队伍,为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四有”新人,造就素质型人才,提供了可靠保证。学校现有在校学生1300余人,建校以来,学校已为社会培养输送了一万余名高初中毕业生,他们思想素质良好,基础知识扎实、动手能力和适应性强,有的成为高校的学科带头人,有的在国外继续求学深造,有的成为民营企业家,他们普遍受到用人单位和社会的好评。随着市教委推行小升初就近免试入学,我校生源不断扩大,素质不断提高。经过全校师生共同努力,我校学生曾在全国外语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得二等奖,全国计算机技能竞赛中获取优秀奖,学校于1999年获兰州市初中教学质量进步奖,于2000年通过了市政府和教委的验收,被命名为标准化学校。学校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在校园绿化达标、跨入绿化先进单位的基础上,增设了立体花架,建立了校训壁、读报栏、宣传橱窗、领袖和文化名人画像等,开辟了“学生画廊”“学生天地”“教师心语”专栏板报,已举办七届校园艺术节。开办校刊《春雨》和“校园之声”广播站,丰富了校园生活。按照必修课程、选修课程、活动课程、环境课程”四轮驱动的课程设置方案,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办的有声有色,有校舞蹈队、电子琴班、美术兴趣小组、英语角口语训练、手工剪纸、泥塑、理化生兴趣小组等,在这里,同学们的一技之长得到充分发挥和正确引导。开设了“同学之友”心理咨询室,选派有丰富育人经验的同志担任心理咨询老师,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耐心的辅导和正确的引导。近几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市教委的亲切关怀下,我校大力改善办学条件,近一年来,就对我校投资250万元用于教学楼的改扩建,并选派优秀干部加强我校领导班子,支持学校的各项改革。新的领导班子成立后,端正办学指导思想,狠抓教师队伍建设和学校管理,学校确立了“整顿队伍、强化管理、抓住机遇、发展自己”的工作方针。制定并完善了学校内部管理的各种规章制度,认真落实市教委(97)105号文件关于教师行为“十要十不准”的规定和我校制定的《兰州十二中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建立了教职工月考核制,并和教师的奖惩、评优、聘任、晋级挂钩。实行了教职工签到、签退岗位坐班制。大力推行校长负责制,教职工聘任制,结构工资制度,真正做到了依法制校,严谨执教。随着各项改革措施的深入,极大地调动了全体教职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学校在跨入2001年门槛时,已被市教委命名为标准化初级中学。我校已与全市大多数普通中学处在同一起跑线上,初中要全面达标,同时要坚持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大力办好高中和职高,使我校初中毕业生经过整合分流,大部分被我校普高和职高吸纳。力争形成稳固初中“根据地”,扩大高中“解放区”,初、高中联动,内涵互养,学生数量递增,规模效益双赢的办学格局。学校将在继承传统教育精华。摒弃“应试教育”弊端的同时,树立“三全二特”的办学目标,即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使全体学生发展,突出我们的办学特色,使我们的学生特长有所发展。 学校的指导方针和发展目标是:发展为主题,调整为主线,教研为动力,狠抓机遇敢为先,三年跻身骨干学校,五年跨入示范性学校。为此,党、政、工、团、队、学生会协调共振,齐抓共管,综合治理,学校全体教职工团结求实、勤奋工作、决心以改革为动力、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图发展,力争实现我校的奋斗目标。兰州十二中的明天更美好。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