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第十九中学前身为兰州市武都路中学,它始建于1970年元月,为一所完全中学。1985年8月,更名为兰州市第十九中学,设有普通高中和高级职业中学塑料加工工艺专业,现为一所区级重点初级中学。 学校概况 州市第十九中学位于武都路西段409号,在繁华西关什字的东南端,具有先天的交通便利条件。其前身为武都路小学(戴帽中学),1971年7月正式成立武都路中学(含初中与普高);1985年8月改为兰州市第十九中学,普高变为职高;1995年4月撤销职业高中,成为完全部初中。 学校占地面积4862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为6579平方米。学校现有教学班24个,学生1300余名。教职工104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34人。本科毕业率达到85%以上,有7人达到硕士学历。学校先后有12人获得兰州市"教学新秀"称号,12人为市级"教学骨干",2人为省级"教学骨干"和"省园丁"。教师撰写教育论文150余篇,在校《教科研信息报》上交流,在国家、省、市级刊物上发表专题论文60余篇。学校出版论文专集有《教育革新》(2006专刊)《新课程教育教学案例集》、《新课程教学设计集》、校级课题《如何大面积 提高学生学习合格率,逐步提高优良率》论文集。 在学校建设上,我们通过全面实施"以德立校、依法治校、科技兴校、名师强校"的发展战略,严格教师队伍建设,规范教育教学行为,加强民主管理,健全工会组织,完善校长负责制。"敬业、严谨、笃学、创新"的八字校训不但要求师生德才兼备,还确立了我们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具有丰富的科技与人文素养,富有开拓创新精神与较强实践能力、身心健康与人格健全的内涵发展型优秀中学生。
甘肃省天水市盲聋哑学校是天水市唯一的特殊教育学校,承担着对全市两区五县聋哑儿童的九年义务教育。1986年8月建成,隶属市教委主管。 学校位于天水市西郊的精表路,占地面积6.48亩,于1986年10月正式招生,学校建有教学楼、学生、教工住宅综合楼各一幢,食堂、供暖等设施基本齐全。 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校内设有三处一室,即教务处、总务处、勤工俭学处、办公室,现有教工38人,专职教师28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15人,特师毕业7人;小学高级教师2人,小学一级教师15人,教师学历合格率达到82%,35岁以下青年教师占95%。学校实施九年一贯制教育,现有11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13人。自94年第一届毕业,已累计毕业学生四届共计47人。 学校自开办以来,在市委政府的关怀下,在市教委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在社会各界的鼎力帮助和协调配合下,学校不断加强政治业务学习,以提高师生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为基础,以坚持抓管理为重点,以不断完善教学常规建设,逐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体现学校特色,重视耳聋学生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学用结合,努力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为目的,深化了内部管理,增强了服务质量和效益意识。学校先后受到市委、市政府、市教委等组织命名的“文明学校”、“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先进职工之家”、“残疾人之家”、“先进基层党组织”、和“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和奖励,曾受到国家、省、市表彰奖励的“先进个人”、“优秀教育工作者”、“园丁”等累计18人次,陆续有30多篇特教论文相继在国家、省、市级学术研讨会上交流并发表,师生中15人次在省市级体、美竞赛中获奖,有11名毕业生被甘肃省特教职业中专学校录取。 目前,学校在校长万中枢同志的领导下,正以邓小平理论、残疾人“九五”计划和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指针,全体师生正在发奋努力,以团结、奉献、求实、发展“为校风,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全力服务学生,以《特殊教育学校暂行规程》为指针,不断规范办学行为,进一步开创学校工作新局面,为把学校办成全省、乃至全国一流的特教学校而努力奋斗!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